回覆列表
  • 1 # 小魚兒Hermione

    回答:

    朝廷清明、天下太平,最可貴的是什麼?首先是天下沒有訴訟沒有冤情,人們不用拜謁(上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這是堯舜時期的盛世。其次是有訴訟,訴訟後一定能得到審理;要拜謁(上級),拜謁後一定能得到關懷。讓遠方的小官吏,不認為朝廷是很高的;讓普通的小民,不認為官府是很難打交道的。這樣天下就安定了。

      比如一個人的身體,有一顆心兩隻手而已。病痛騷癢,在身體的各處,雖然非常微小不足以成為大患,而隨手就能達到。手能達到,難道不都是聽從心的指揮嗎,心一致深愛著身體,而手又一致熟練的聽從心的指揮,所以不用命令手就自然地一下子夠到(不舒服的地方)。聖人治理天下,也不過如此。眾多的官員,廣闊的四海,梳理它們關節、脈絡,使之相通為一。一敲門就能聽到,一接觸就能反應。這樣天下就好像成為一個身體。高貴的天子,卑下計程車民,都能相互關愛。能夠同憂患,相互救援急難。現在不同了。天下有不幸的人訴訟冤情,就像對著天訴訟一樣。有不得已而要拜謁(上級)來達到自己目的,就像參見於鬼神一樣。公卿大臣不能瞭解詳盡的內情,就交給屬下的官吏,所以先送上賄賂的,早上的請求晚上就能得到滿足,空手而來的,一年到頭什麼也得不到。對於平常的事情,人人都能理解無疑的,(官吏們)都得

      滯留不辦,來等著向上級請示。全天下的一絲一毫的小事,沒有金錢都行不通。

      從前漢朝、唐朝的弊端,是因為法律不明,又不嚴格實施,使得官吏們得以用虛無的根據來約束天下,所以小人因為沒有法律而作惡。現今法令全備,又嚴格實施,全天下都懂得法律。對於自己想要排擠的人,一旦有細微之處沒有依法,就可以指責此人有瑕疵。對於自己想要的,就算不合情理,也可以藉助法律來為自己開脫。所以現在小人因為有法律而作惡。

      現今天下都說多事,難道是事務真的多嗎?官員們有所徇私而沒有得逞,新老情況層出不斷,雜亂不能決然處理,這就是帝王之道之所以被堵塞矇蔽沒有實現的原因。從前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百官各司其職,不用等到下令就把事情辦好了,四方的賓客到了,不用求助於有管機構。王猛治理前秦,再小的事情,都要關心,而人們不認為麻煩。就像史書上記載的:麻思要回冀州,向王猛請示。王猛說:“趕快收拾,走吧。”到了傍晚(禁止出行的)令符發了下來。剛出了關,郡縣都已經受到了命令。他的令行禁止、辦事不滯留,非常細緻,都是如此。苻堅以戎狄的身份,成為霸王,國富兵強,天下昇平,因為王猛的作用,達到這樣也是應該的。

      現在天下治安,大官都遵奉法律,不敢徇私,而他們屬下的官吏舞權犯法,大官明知而不過問,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事務繁多官員不勤政,所以權力都掌握在下級官吏手裡。要革除這個弊端,不如簡省事務激勵官員。簡省事務不如任命有才能的人,激勵官員不如從上做好的表率。

      現今所說的最繁多的事務,天下之事,都在其中,訴訟的人最多的,拜謁的人也最多的,當屬中書省和三司(中央機構)。天下的事務,分給百官處理,而中書省要了解事務的要點。郡縣的錢幣由轉運使製造,而三司要計算核清。這方面不應該如此複雜。但是如果中書省不等著聽取完彙報就決定獎勵、懲罰、干涉事務,就是用不著各部門了。三司的官吏,憑空就能詳細的預算出郡縣的用度,就是用不著轉運使了。所以說:簡省事務不如任用能人。

      古代的聖王,為了追求天下安定,天不亮就分辨著夜色來升朝理事,如果稍微貪圖一點安逸等到了太陽出來,則整天的時間就不夠使了。就按少了算,一天荒廢一件事,一月荒廢的事求就可得知了。一年,則累計的事務就不可勝數了。

      要讓事務不繁雜,必然要以勤勞開始以安逸結束。早晨早朝結束以後,天子還沒有退朝,宰相就不敢回到自家偷安。宰相到太陽偏西了還沒有回去,則百官都戰戰兢兢盡力作事,而不敢宴會遊玩。如此,則細小的事情都能夠處理了。天子追求安定比先王還要勤奮,議論的人就會不討論王季不上朝而討論舜帝沒有作為,不討論周文王太陽偏西了還不吃飯而討論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如何讓天下人不懈怠呢?所以我說:激勵官員不如從上面做出表率。如此則堵塞和矇蔽都消除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乘法口訣是哪個國家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