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8425833711

    九九乘法表是中國對世界貢獻很大的發明。 在春秋戰國時代的華人發明了十進位制,之後還發明九九表。雖然九九表的最初創始人還難以考證,但是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九九表後來東傳入高麗、日本,經過絲綢之路西傳印度、波斯,繼而流行全世界。 九九表,又稱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中的基本計算規則,沿用到今日,已有兩千多年。小學初年級學生、一些學齡兒童都會背誦。不過歐洲直到十三世紀初才知道這種簡單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國的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明的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繁複些。巴比倫發明的希臘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項,而且不夠完全。由於在十三世紀之前他們計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夠除一個大數的人,會被人視若數學專家。 十三世紀之初,東方的計算方法,透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發現了它的方便之處,所以學習這個新方法。當時,用新法乘兩個數這類題目,是當時大學的教材。 2015年3月,九九乘法表傳入英國後,因語言不同導致口訣變長,背誦較難,《一課一練》英國版中可能改為“12×12乘法表”。 拓展資料: 乘法口訣(也叫“九九歌”)在中國很早就已產生。 遠在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廣泛地被人們利用著。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已經引用部分乘法口訣。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訣。發掘出的漢朝“竹木簡”以及敦煌發現的古“九九術殘木簡”上都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訣開頭的兩個字。 大約公元5~10世紀間,“九九”口訣擴充到“一一如一”。 大約在宋朝(公元11、12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代用的一樣,即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 朱世傑著《算學啟蒙》一書所載的45句口訣,已是從“一一”到”九九“,並稱為九數法。現在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書中記載,大九九最早見於清陳杰著的《演算法大成》。 :-九九乘法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陽能庭院燈無法亮燈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