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lanfengkd

    註疏是註文和疏解的合稱,對於文章或書籍正文做解釋的文字稱為注,或註解、註釋,對某些典籍、古文獻做注始於漢代。

    詞目:註疏

    拼音:zhùshū

    例如:《論語註疏》,又稱《論語正義》,又稱《論語註疏解經》,魏何晏注,宋邢昺疏,二十卷。《論語註疏》是十三經注疏中的一種,吸收了北宋以前人的註釋,儲存了不少古注。

    按照訓詁學的傳統,古人註疏向來遵循“注不離經,疏不破注”的原則,人們對“增字解經”向來是非常忌諱的。這一原則一方面有利於避免臆說與生造,但另一方面也有辭費囉唆,甚至知錯不改的時候。

    擴充套件資料

    古書註解的基本體例主要有三類:

    1.傳注體:是經漢代學者奠基的以解釋先秦文獻詞句為主的一種體例。

    2.義疏體:是既釋經文又兼釋註文的一種體例。

    3.集解體:是彙集眾說的一種體例。

    先秦是中國學術昌盛的第一個重要時期,流傳下來大批典籍、文獻,但由於語言的發展,文字的變遷,史料的缺遺和分散,漢代人已很難讀懂,從而一些學者專門為這些古書做註解。

    註解又有傳、箋、章句等名稱。傳,有轉授、相承師說的意思,一般指闡明經義;箋,是說明作者的用心,或斷以己意;章句,指分析正文的章節句逗;它們是各有不同角度的。

    及至唐代,許多漢人的註解也已不易理解。於是產生了新的註解形式,即註解者既註解正文,也註解前人的註解,也就是總的加以疏通,這種註解稱為“疏”,也稱“正義”,如《周禮》有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尚書》有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等。

    宋以前注和疏是分別印行的,後來則合為一本書,一般的排列是先注後疏,合稱註疏。

    漢代學者主要是註解經書,後世歷代學者對許多重要古籍均從事了註解工作,註解的內容、範圍、體例也日益擴充套件和完善,如所注的範圍有詞語的音義,來源;引文、典故的出處;人名、地名、年代、方位和史實的考證;以及劃分段落,串講大意等等。註解的方式又有夾註、腳註、篇末注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易語言如何寫熱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