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敦,如夏候敦,今多為夏候敦。
一、dūn
【釋義】①厚,厚道;誠懇:敦厚|敦請。
②勉力,勉強
敦姓的起源
1、傳說黃帝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其中姞姓子有孫封於敦丘(今河南溫縣東),其後人以其封地為氏,是為敦氏。
2、春秋時,秦文公有大夫名叫史敦,史敦的後人以其字為氏,是為敦氏。
3、南北朝時,北魏南遷,代北少數民族敦邱氏,後改為敦氏。
敦氏始祖為史敦。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敦我始祖為平陽府、洪洞縣、趙城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樹集中遷往異地,至清末其後裔分佈:河南、山東、河北、北京、陝西、甘肅、安徽、江蘇、山西等地。
二、duì
①青銅器名,古代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就飪食器總體的發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國以後則是盒。《禮·名堂位》載:“有虞氏之兩敦。”說明其很早就已經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
圖為戰國敦。
②通“憝”,憎恨。
例:《荀子·議兵》:“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
三、tún
通“屯”,屯駐。
例: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
四、duī
①治理。《詩經·魯頌》:“敦商之旅,克鹹厥功。”鄭玄箋:“敦,治;…”
②孤獨之貌。見於《詩經·豳風·東山》。
五、tuán
①聚攏。見於《詩經·大雅·行葦》。
②圓形。亦見於《詩經·豳風·東山》。
六、diāo
通“雕”。亦見於《詩經·大雅·行葦》。
【繁體】敦,如夏候敦,今多為夏候敦。
一、dūn
【釋義】①厚,厚道;誠懇:敦厚|敦請。
②勉力,勉強
敦姓的起源
1、傳說黃帝二十五子,得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嬛、依。其中姞姓子有孫封於敦丘(今河南溫縣東),其後人以其封地為氏,是為敦氏。
2、春秋時,秦文公有大夫名叫史敦,史敦的後人以其字為氏,是為敦氏。
3、南北朝時,北魏南遷,代北少數民族敦邱氏,後改為敦氏。
敦氏始祖為史敦。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敦我始祖為平陽府、洪洞縣、趙城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樹集中遷往異地,至清末其後裔分佈:河南、山東、河北、北京、陝西、甘肅、安徽、江蘇、山西等地。
二、duì
①青銅器名,古代用來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就飪食器總體的發展變化而言,與鼎中盛肉食相配套的盛飯食的器物,西周是簋,春秋是敦,戰國以後則是盒。《禮·名堂位》載:“有虞氏之兩敦。”說明其很早就已經從盛儲器演變成為禮器。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代以後漸趨消失。
圖為戰國敦。
②通“憝”,憎恨。
例:《荀子·議兵》:“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
三、tún
通“屯”,屯駐。
例: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方玉車之千乘。”
四、duī
①治理。《詩經·魯頌》:“敦商之旅,克鹹厥功。”鄭玄箋:“敦,治;…”
②孤獨之貌。見於《詩經·豳風·東山》。
五、tuán
①聚攏。見於《詩經·大雅·行葦》。
②圓形。亦見於《詩經·豳風·東山》。
六、diāo
通“雕”。亦見於《詩經·大雅·行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