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安18子
-
2 # 絕詩妙句言汗青
那麼直奔主題,“自經喪亂少睡眠”杜甫寫的下半句是“長夜沾溼何由徹?”原詩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自安史之亂以來,作者杜甫飽受戰亂帶來的痛苦,曾幾何時無家可歸,當他終於有了一個暫時穩定的住所時,不料天降大雨,大雨沖刷著他微弱的茅草屋,更沖刷著杜甫的一腔熱血。看著雨水成股的流進自己的家裡,無奈寫下這首詩。文中的這句“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更是從個人的生活為出發點,側面寫出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杜甫被稱為詩聖,何為聖?自己的生死關頭,還在在為國家存亡考慮,還在牽掛著戰場上那些奮力廝殺的將士們,正如詩中所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多麼豁達的胸懷,多麼感人的事蹟,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廬破受凍,又何妨?,杜甫在乎的是天下能人志士的定有所居。這才是聖人的胸懷……
“自經喪亂少睡眠”王安石寫的下半句是“鶯飛燕語長悄然”原詩是: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第八首宋代: 王安石死生難有卻回身,不忍重看舊寫真。暮去朝來顏色改,四時天氣總愁人。東風漫漫吹桃李,盡日獨行春色裡。自經喪亂少睡眠,鶯飛燕語長悄然。至於王安石當時所處的環境,文獻上也沒有詳細的記載,網路上也沒有流傳。
還有一首詩出現過“自經喪亂少睡眠”那就是文天祥的《十二拍》:
十二拍洛陽一別四千裡,邊庭流血成海水。自經喪亂少睡眠,手腳凍皴皮肉死。反鏁衡門守環堵,稚子無憂走風雨。此時與子空歸來,喜得與子長夜語。這首詩也沒有過多的詳解和記載,畢竟這只是當時用來消遣、歌唱的小調,所以很少人會在乎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杜甫這句詩的下一句是“長夜沾溼何由徹”。
全詩的內容如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創作背景分析:杜甫創作這首詩的時候,是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今甘肅成縣)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由自身的遭遇,聯想到戰亂以來的萬方多難,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甫詩歌中的典範之作。
特別是詩末尾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把全詩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他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併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