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02545730164

    科學研究無論如何都是在追求著最大程度的客觀。以大量的實驗結果作為最可靠的依據。

    藝術創造這方面看起來純粹主觀,但並沒有脫離客觀規律,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派認為“數統治了一切”,萬物的本原皆為“數”,在藝術上也應如此,我們所熟知的“黃金分割”就是畢達哥拉斯派提出的。

    有意思的是,在古希臘社會,大多強調“摹仿”,而更加主觀性的“想象”這個概念直到羅馬時代,由亞歷山大里亞學者斐羅斯屈拉斯提出。

    ……

    我記得有段子說達芬奇半夜偷偷挖人墳,偷屍體用於解剖來著……但達芬奇解剖屍體,研究人體構造確實是真事。

    此外,還有印象派的調色結合了光學的研究,可實際上印象派是非常強調主觀性的。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

    不同的鏡頭將會給人以不同的感受。

    以上,是存在於我們這個現實的世界的。

    還有“虛擬世界”第九藝術——遊戲。

    比起前八大藝術,遊戲與科學結合最為緊密。

    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催生了遊戲的誕生,遊戲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AR VR技術的革新。

    此外,在關卡設計、場景的搭建、角色的繪製上,也處處存在心理學的身影。過分直白的文字性描述,任務指引會讓玩家感到遊戲枯燥無味,只是機械的完成互動,完全的零提示會讓玩家陷入困境,也不利於互動。究竟怎樣才能達到一個平衡點?這就需要去測試和分析,而不是主觀臆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費奧多羅夫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