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多
首頁
資訊
體育
娛樂
汽車
投資
財經
軍事
科技
數碼
科學
遊戲
歷史
健康
政治
影視
旅遊
育兒
美食
時尚
房產
農業
社會
文化
教育
技術
美文
情感
故事
家居
職場
自然
闢謠
心理
攝影
漫畫
生活
其它
Club
Tips
熱門話題
搜尋
註冊
登入
首頁
>
Club
>
2021-02-12 07:09
蜀道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中心思想?
9
回覆列表
1 # 使用者2511941139371
蜀道難 唐代·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一作: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寫作背景: 對《蜀道難》的寫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說法:甲、此詩係為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並無寓意。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說顯然錯誤。至於諷刺章仇兼瓊的說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一直理想去長安做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後一種說法比較客觀,接近於作品實際。一般認為,這首詩很可能是李白於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寶一年至天寶三年)身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迴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蜀道難》的中心思想:詩人透過描繪蜀道的奇崛艱險,抒發對故鄉四川和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讚美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也從側面表達出他對友人的情誼(他極力誇張、描繪了蜀道之艱險可怖,以達到規勸友人的目的).
發表回復
相關內容
睡谷的傳說寫作目的?
東京夢華錄寫作目的?
寫作師說的直接目的的句子?
過秦論寫作目的?
李清照聲聲慢寫作目的?
綠山牆的安妮寫作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哥倆好膠水的原理是什麼?
熱門排行
蛋仔莊園瀑布怎麼做?
鯽魚餌料推薦?
rz450e值得買嗎?
閃電接口檢測到液體忽略後怎麼辦?
小米賬號登錄遊戲怎麼在電腦上玩?
少量蠶繭怎麼烤乾?
十字繡年年有餘的正確繡法?
朱紫轟鳴月閃光怎麼刷?
外賣員防中暑的10個小妙招?
車漆噴幾遍才好?
蜀道難 唐代·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一作: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寫作背景: 對《蜀道難》的寫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四種說法:甲、此詩係為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為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丁,此詩純粹歌詠山水風光,並無寓意。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唐玄宗天寶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說顯然錯誤。至於諷刺章仇兼瓊的說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一直理想去長安做官。相對而言,還是最後一種說法比較客觀,接近於作品實際。一般認為,這首詩很可能是李白於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寶一年至天寶三年)身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迴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蜀道難》的中心思想:詩人透過描繪蜀道的奇崛艱險,抒發對故鄉四川和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讚美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也從側面表達出他對友人的情誼(他極力誇張、描繪了蜀道之艱險可怖,以達到規勸友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