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哈雷彗星可能是最著名的彗星,它每75-76年接近太陽一次,它的造訪早在公元前467年就有記錄。 人類的彗星資料僅涵蓋公元1600年至2200年。這是因為很難準確預測彗星在任何時候的路徑。這是因為彗星在每次飛越太陽時都會噴射出物質,這意味著它的質量在不斷變化,氣體的噴射可以像微型火箭發動機一樣輕輕地將彗星推離軌道。

    哈雷彗星有一個細長的軌道,它在海王星的最遠點延伸超過海王星的軌道,在最近點比金星的軌道更近。它的軌道在一個與黃道平面成18度角的平面上,它一生中大約98%的時間都在黃道的南邊度過。只有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它才會繞到黃道的北側。 不同尋常的是,哈雷彗星繞太陽執行的方向與大多數其他天體相反。這意味著,考慮到黃道的逆行,它與黃道平面的傾斜度正式為162度。

    人們認為哈雷彗星已經在其目前的軌道上飛行了大約60000到200000年。然而,由於哈雷彗星靠近太陽時軌道總是會改變,因此很難精確計算出彗星以前的軌道。這是因為太陽的熱量導致彗星變暖,它的一些冰透過昇華變成水蒸氣並被噴射到空間中,氣體和灰塵顆粒形成彗星尾巴。然而,質量的損失及其釋放的速度以一種無法預測的方式改變了彗星的軌道。這意味著彗星需要在每次與太陽相遇後需要觀察以確定它的新軌跡。 哈雷的軌道會因多種因素而有很大變化。一是它釋放了質量,質量的噴射就像火箭發動機一樣,將彗星推離軌道。另一個影響是重力加速和減速,當彗星經過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時會發生。

    哈雷彗星有一個花生形狀的小核,長約15公里,寬約8公里,高約8公里。它重約2.2x10^14kg,每2.2天旋轉一次。它密度低,被認為是“碎石堆”,因為它是各種小顆粒的鬆散集合體。相對來說哈雷彗星是一個髒兮兮的雪球,只是它的表面非常暗——像煤一樣黑。 當喬託號宇宙飛船在1986年最後一次訪問哈雷時,它發現從原子核中噴出的氣體中有80%是水蒸氣,10%是一氧化碳,2.5%是甲烷和氨,還有微量的碳氫化合物、鐵和鈉。

    儘管喬託號宇宙飛船被0.1克到1克之間的粒子損壞並失去了對準,但彗星噴出的塵埃主要由香菸煙霧大小的粒子組成。可以看到兩種塵埃:一種含有碳、氫、氮和氧;另一種含有鈣、鐵、鎂、矽和鈉。 喬託號還確定彗星正以每秒16噸的速度噴射物質,這導致彗星核長時間擺動。 人類很難利用哈雷彗星探索太陽系,哈雷彗星軌道不穩定不受控制,彗星表面很難安裝固定探測儀器,哈雷彗星軌道視窗期過長,等等原因,人類宇宙探測器的發展已經不需要利用哈雷彗星。

  • 2 # 寒蕭99

    利用哈雷彗星探索太陽系是個不錯的設想,但是從技術上和效果上看,卻不是很划算的。

    太空探索是一項大工程,也是相當燒錢的,每一次的探索活動,都儘量採取最最佳化的路線,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科學成果。

    比如著名的旅行者號飛船,一路上先後探測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大行星,對太陽系深層空間也蒐集了很多的資料資訊。

    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一次的太陽系探索計劃,都沒有說單單隻探測一個目標,而是儘可能的多探測一些專案,將成果最大化,畢竟每一次的花費都是上億元的啊。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哈雷彗星計劃吧。

    首先,我們需要等到哈雷彗星軌道接近地球時發射,那麼下一次哈雷彗星接近地球要到2061年前後了。好,我們就在那之前發射飛船,然後到達哈雷彗星附近,再然後呢?注意,這個時候的哈雷彗星是在時刻噴射著內部氣體和塵埃的,這對於降落到彗星表面是很難的,就像在一座噴發中的火山上降落一樣。

    即便降落了,飛船也不會工作時間太久,因為環境過於惡略。那麼不降落呢?由於彗星質量小,引力也小,長期圍繞飛行也是不安全的,很容易被噴射的物質吹走。

    所以說,在這個時候登陸彗星只能做短期的探索,不可能乘坐彗星遨遊太陽系。另外,彗星的軌道與其他天體相距都很遠,即便乘坐彗星遨遊,那麼事實上也獲得不了太多的探索資料。

    因此,從各方面考慮,利用哈雷彗星或其他彗星探索太陽系並不是一個很優的方案。

    不過,在下次哈雷彗星到來之前,各國確實計劃發射飛船,但不是利用彗星探索太陽系,而只是專門去探測哈雷彗星,因為彗星的起源和演化很可能與地球生命的誕生相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產騏達和豐田雷凌二選一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