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41197769170

    有一句話,鬧劇電影的潛規則是:“不怕胡鬧,就怕鬧糊”。

    本 片從創意、題材到主線情節,本就沒想要正經一把,觀眾對它的胡鬧也是早就做好心理準備的。於是,一切天馬行空和離經叛道都讓人始料未及,本片的開頭分別引 出惡棍莫非裡和查小刀的橋段是別具一格的,不用想,莫非裡和查小刀很快就接上了線。小編將電影總結為了三個部分:一、心靈失落,兩個作為可以互相慰藉的人 從相識到最後必須在一起,導演在這部分埋下了一點包袱,在隨著劇情的發展,逐一抖落了下來,惡棍強勢偽裝下的不堪童年,天使文弱下的無可奈何,其實兩個人 的生活都是千瘡百孔的。二、貴人相助。兩個都需要治癒的人,有一個最為精妙之筆就是,有病要醫治。也就有了所謂神醫折耳根的中間撮合,相助兩人完成合二為 一。這個相助的出發點在這個劇情設定上是三個人,三個目的,三個方向,為現實社會中價值觀作出詼諧而又精妙的診斷。三、重獲新生。人情、親情,愛情交插上 陣,完成了本片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迴歸正義戰勝邪惡的無邪論。

    鄧 超的確是一位具有喜劇天賦的男演員,無論是肢體動作上的搞笑還是表情語言上的幽默,都能駕馭自如。孫儷與生俱來的靈氣和智慧,在電影中收斂的有些笨拙,同 時“大門牙“的造型很符合”天使”這個角色。全片的敘述基調,都維持在一種表面上的神經誇張之上。影片的宣傳出發點就是喜劇為主題,所以影片為了追求強烈 的情感衝擊效應,多次毫不手軟的給主角製造冷酷的打擊和傷害,情節一次次竭盡所能的推向極端,想要一次次的提醒觀眾,激發觀眾對正義和邪惡力量最後比拼的 觀影期待。可惜的是編導在對待主要矛盾的問題上避實,對支線情節上熱情似火。過於商業化的成分,極大限制了影片能夠更深入考察社會層面上的一些問題。

    支 線上的處理,有兩個點必須要說,一個是掛上了音樂的招牌,導演大膽的在片中對鄧超的童年刻意營造了一種末世情懷,一切80後兒時能接觸到的社會聲音,都成 了一種美妙,把噪音和現代化城市做了一個層面上的比對,可以等同的認為是對當今社會環境的一種對映。尤其是電影中多次穿插的:爸爸的爸爸叫什麼?爸爸的爸 爸叫爺爺,這也是懷念童年來規避現實的一種電影表現方法。二,孫儷的角色,用笑料玩出智慧。查小刀的每次出手,都是透過大腦計算的。這是編導的集大智慧才 能做到了,小編認為這個點比較難,因為查小刀的性格人物閃光點比較少,所以此處編排的比較滿意。再者,小編的母親也是老師,當看到查小刀的母親背對黑板放 聲大哭的時候,能夠找到共鳴點,其實親情的設定是集大成的,一千個影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惡 棍天使》明顯經過了精確的商業計算,大陣容夫妻檔的卡司,對年輕觀眾很有吸引力,重要的是檔期,以喜劇片在聖誕節上映。《惡棍天使》全盤極具誇張喜劇,在 中國產電影喜劇風格當道的路上走的深遠(根據歷年票房統計,中國產喜劇電影的票房位居榜首)。明星和道具(長安汽車)這些基礎建設上的萬事俱備,要說還缺少什 麼,那就只能是票房和喝彩了。

    儘管如此,影片還是提供了一個頗具價值的視角——要讓善良的人對公眾公平的現實有信心,而不僅僅是一種盼望。

    這個世界是握手言和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流互感器執行中二次為什麼不允許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