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瓶底標識:“1號”PETE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飲料瓶別迴圈使用裝熱水。使用:耐熱至70℃,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融出。並且,科學家發現,1號塑膠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對睪丸具有毒性。“2號”HDPE清潔用品、沐浴產品。清潔不徹底建議不要迴圈使用。使用:可在小心清潔後重復使用,但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殘留原有的清潔用品,變成細菌的溫床,你最好不要迴圈使用。“3號”PVC很少用於食品包裝 最好不要購買“4號”LDPE保鮮膜、塑膠膜等。保鮮膜別包著在食物表面進微波爐。使用:耐熱性不強,通常,合格的PE保鮮膜在遇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會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膠製劑。並且,用保鮮膜包裹食物加熱,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因此,食物入微波爐,先要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5號”PP微波爐餐盒。放入微波爐時,把蓋子取下。使用: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膠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復使用。需要特別注意,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的確以5號PP製造,但盒蓋卻以1號PE製造,由於PE不能抵受高溫,故不能與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為保險起見,容器放入微波爐前,先把蓋子取下。“6號”PS碗裝泡麵盒、快餐盒。別用微波爐煮碗裝泡麵。使用:又耐熱又抗寒,但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並且不能用於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因為會分解出對人體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儘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7號”PC其它類:水壺、水杯、奶瓶使用:被大量使用的一種材料,尤其多用於奶瓶中,因為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稱,理論上,只要在製作PC的過程中,雙酚A百分百轉化成塑膠結構,便表示製品完全沒有雙酚A,更談不上釋出。只是,若有小量雙酚A沒有轉化成PC的塑膠結構,則可能會釋出而進入食物或飲品中。因此,小心為上,在使用此塑膠容器時要格外注意。擴充套件資料:塑膠瓶為我們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但其造成的汙染時常被忽略。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寫道,預計到2021年,全球塑膠瓶消費量將達到每年5000億個,遠超回收利用的效率,海水、海岸和其他自然環境面臨著塑膠汙染的危害。據相關統計,2016年全球塑膠瓶消費量達到4800億個,但得到回收的不到一半,其中僅有7%被重複利用。大多數都是混進垃圾中被填埋或流入海洋。埋入地下的塑膠瓶,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汙染。流入海洋的塑膠瓶,難免會被一些海洋生物誤食,最終又透過食物鏈迴圈,讓人類自食其果。因此,治理塑膠瓶汙染刻不容緩,這不僅是為了我們這一代,更是為了子孫後代。回收利用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塑膠瓶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並添加了多種有機溶劑後製成的。多數材料是可回收的,這為治理塑膠瓶汙染奠定了基礎。有了基礎,還要打好“組合拳”。首先,要實施好分類回收垃圾。分類回收垃圾制度雖然已經在各地推廣,但效果不很明顯。因此,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垃圾分類回收。這不僅有利於塑膠瓶回收再利用,也有利於其他垃圾的分類處理。其次,企業要擔起回收利用責任。飲料、礦泉水等生產企業每年使用大量塑膠瓶,但是與其承擔的責任並不匹配。應督促企業在銷售環節中加入一些鼓勵回收塑膠瓶的舉措,以提升塑膠瓶的重複利用率。再次,鼓勵研發更多塑膠瓶回收技術。回收成本高是很多企業對塑膠瓶回收利用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要透過資金、稅收等手段,鼓勵和支援塑膠瓶回收技術等方面研發,用技術降低迴收成本。此外,研發替代產品也是一條可以走的路。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意識到包括塑膠瓶在內的塑膠產品對環境的危害,大力支援研發可以替代塑膠的產品。比如英國大學生研發出一種可食用薄膜,由一種天然海藻提取物製成。消費者可以將水、飲料裝入薄膜中一起喝掉。這是一種有益嘗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屬於東半球的國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