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槍與戰線

    二戰時期各主要參戰國軍隊(中華民國的除外)都已建立了比較現代的戰地醫療體系,大致就是前沿的緊急救護到醫療所,然後到野戰醫院的體系。

    在前沿首要的是止血,然後衛生隊或醫療所會做緊急處置,這一時期要求的都是當時保命吊命,但到野戰醫院就會得到比較規範化的處理,滅菌消毒這些也就有了。

    這方面美軍因為財大氣粗,後勤供應有保障要做得好些,傷員能夠及時後送(美軍在硫磺島戰役時就開始用直升機後送傷員),所以死亡率要低很多。當然只要能夠及時後送,並且有足夠藥品,其他國家也大差不差就是那樣。

    所以一切的正規處理都是在後送之後,之前你就只有靠生命力硬抗啊,你看電影裡也是這樣,美國兵挨一槍喊麥迪扣,麥迪扣來了咋整?止血帶止血,磺胺粉灑傷口消毒,一針嗎啡止痛,然後你的步槍在身邊一插,血袋貼槍托上給你輸著——相信我,這就是二戰時期最頂級的戰場護理了。

    如果日本關東軍的草平軍醫沒說謊的話,當時他在前線衛生隊工作,搶救下來的傷員怎麼處理?止血帶止血,小毛刷刷碘汀或者汞溴(紅藥水)消毒,一針強心針,然後等待後送。他自己都說按現在看就是草菅人命,但在當時就是盡心盡力在搶救了。

    剛好我正在弄一個北非英聯邦空軍的資料,他們的急救箱裡處理外傷的也就是龍膽紫溶液(紫藥水)。

    至於細菌,煮啊,洗手啊,還能怎的?真細菌感染了就上磺胺,要沒磺胺或者磺胺無效就等著壞疽,一截截切除嘛。一個跳傘的英國飛行員被反覆切香腸,每次他都讓德國軍醫把切掉的扔出去,最後德華人不幹了:我們懷疑你在分批逃跑。

    所以發明青黴素真是功德無量,強效抗菌啊,當時盤尼西林在市場上比黃金都貴!

  • 2 # 慕什塔戈

    戰地醫療,指的是部(分)隊在受敵火力威脅的情況下,利用編制內的隨隊醫療力量開展的一系列傷員救治行動。其主要特點是立足自身、情況緊急和行動迅速,要求傷員經過簡單的止血包紮處理後,立即向野戰醫院或後方地域轉運。因此,戰地醫療既不同於野戰醫療,更不同於後方醫療。

    二戰時期,各參戰國由於受戰場環境、軍隊編制、醫療技術等方面的制約,戰地醫療水平發展極不平衡,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態勢。也就是說,二戰時期,西方各參戰國的軍隊戰地醫療條件,明顯優於東方。其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實戰教訓的積累。美、英、德、法、蘇、意等西方參戰國軍隊都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洗禮,曠日持久的塹壕戰所引發的傷病及細菌感染奪走了130萬士兵的生命,西方軍隊不得不改善前線醫療衛生條件,固定基層醫療力量編制,連以下分隊普遍編制有醫護兵。時隔21年,二戰爆發後,西方軍隊在前線醫療救護方面的經驗教訓及固定下來的醫護兵編制,發揮了巨大優勢。相比較而言,東方國家軍隊由於缺少這一課,勢必造成戰地醫療條件的整體落後。

    二是作戰方式的制約。一戰之後簽署的《日內瓦公約》對西方各參戰國普遍具有較強約束力,美、英、法、德、蘇等國軍隊基本上都能做到“不射殺敵方醫護兵”,德軍即使在二戰後期的諾曼底抗登陸戰役中,也沒有放棄對這條規定的遵守。反觀二戰東方戰場上的日軍,始終把敵方醫護兵視為優先射擊物件,追捧“射殺一個醫護兵等於消滅敵方五至六名戰鬥員”的作戰原則,導致戰地醫療救護行動難以開展。

    根據二戰時期西方軍隊連以下醫護兵所配備的基本醫療藥材,對傷員實施戰地醫療救治,一般遵循“止血——消毒——包紮——固定——轉運”的五項步驟,利用醫護兵隨身攜帶的醫療工具及其它就便器材,實施快速簡易處置,為後期在野戰醫院內開展的手術治療爭取時間。

    對傷口的處理方法是:首先,用繃帶、三角巾在傷口近心臟端實施捆紮止血,對重傷員通常使用止血鉗實施止血;其次,先用水壺內的清水清洗傷口,再用碘酊或碘酒實施消毒,爾後使用碘胺結晶粉劑外敷傷口,以便殺菌消炎;

    △ 美軍醫護兵裝備的磺胺結晶粉劑(每包12小袋,每袋5克)

    最後,用繃帶、三角巾對傷口實施包紮。必要時,醫護兵可給傷員注射嗎啡針劑,以便減輕其痛苦。

    △ 美軍醫護兵攜帶的嗎啡針劑(5支裝)

    為了達到無菌操作,醫護兵主要藉助碘酒、針頭消毒器、酒精爐等,對救治工具及器材實施消毒。比如,美軍裝備的科爾曼523型酒精爐,專門用於野戰條件下對止血鉗、手術刀等器材實施高溫消毒;

    △ 科爾曼523型酒精爐

    美陸軍醫務部於1924年列裝部隊的一款消毒器,適用於對皮下注射針頭實施藥物消毒。

    △ 針頭消毒器

    以上內容如有疏漏,敬請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簡愛每章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