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藏

    青年藝術家能上位,要麼是在已有框架中出奇招,要麼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論,用天賦和衝擊力砸開一個口子。確實有不少偉大藝術家在少年時的作品就已爐火純青,比如委拉斯凱茲和畢加索。但是很年輕就做出驚世傑作的機率到底有多大?

    《2017“青年藝術+”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年度大展》作品 郭紫春《融》

    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雕塑家焦興濤說:“我還是傾向於相信統計學資料,藝術家在30—50歲之間是最有創造力的。今天經常有學生問我:為什麼要學美術史?美術史讓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在知道的基礎上展開工作,不然的話就是撞大運。”

    據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何桂彥觀察,青年藝術家的焦慮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創作壓力,另一方面是生存壓力。

    現居荷蘭南部城市埃因霍芬的80後藝術家賀晶,因為有家裡的支援而得以專注藝術。2016年,她以榮譽畢業生的身份從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畢業並獲得研究生學位後,選擇留下做一名職業藝術家。並獲 Gijs Bakker Award 及荷蘭設計周最佳作品提名。

    策展人藍慶偉在《中國新影像:2010 年以來的新態度》上說: 今天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

    “短時間內我不會回國。青年藝術家在國內也挺辛苦的,除非我就待在昆明。我活到現在人生都特別沒有規劃,也算是比較幸運,家裡有條件讓我走一步算一步。”

    即便如此,她還是相當焦慮。“我有兩年是有一點抑鬱的,一直在看心理諮詢師,在與自己協調。那時我想要做的和我所能做的不符,人總是陷入自責的情緒就很容易抑鬱。”開始職業創作後,她慢慢找到了工作節奏,正在籌備2018年10月在蘇黎世的個展。“藝術家首先要看作品,沒有作品的話,年輕也沒用,有關係網也沒用。我能做出作品來,這可能是唯一不讓我焦慮的地方,只是比較慢。”

    在國內外讀了兩次本科、32歲才把“所有想上的學都上完”的賀晶,算是對年齡很不敏感的藝術家了。留法藝術家姚清妹在《一個不年輕的年輕藝術家的求生指南》中寫道:“我30歲才從美院畢業,距離35歲還有半年。35歲對一個生活在法國的藝術家來說意味著,絕大多數的駐留計劃和補助計劃你將沒有資格申請和參與。注意!你在年齡上已經不是一個‘年輕’藝術家了。”

    被詬病的青年藝術家

    前浪和後浪,沒有絕對區分。70後的使命還沒完,80後、90後就都上來了。

    生於1987年的張釗瀛說自己是80後的尾巴,其實可以算90後。他是新生代裡特別能拼的一個——腦子靈、技術好,最重要的是相當勤奮。一般而言,他每天早上七八點鐘就開始工作了,一直做到晚上12點。2011年,他參加了成都文軒美術館的群展“無法缺席”。當時他大二,22歲,跟文軒一簽就是8年約。就是那筆錢,讓他在大學期間沒有很多壓力,順利過渡到職業藝術家生涯。

    中國美術館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策展人藍慶偉說:“今天的年輕人做藝術比以前更難了。藝術界現在就像三峽大壩的閘口,從40後到00後的藝術家都壘在那裡,把水位也抬升了。市場份額、聲譽份額、學術份額就這麼多,但是累積的人太多了。別說90後了,70後現在還沒搞明白,還有60後藝術家怪我們不關注他。”作為80後策展人,藍慶偉每年策的多半是青年藝術家展覽。在他眼中,好多30多歲的藝術家就是十七八歲的感覺,既沒有時代觀也沒有歷史觀,他們的當下性就是感官刺激和視覺傳達。

    “現在年輕人的藝術更多是今天所處的螢幕時代造成的。新媒體時代,尤其是《阿凡達》以來的視覺衝擊力,從3D到VR到AI的發展過程,導致很多傳統藝術形式的視覺表現力都下降了。”在物質豐盛社會成長起來的後奧運一代,注重視覺,強調個人情緒和感受。“男藝術家偏向機械感,那些東西到底在幹什麼你也搞不懂,但是弄得很玄乎,這動動、那動動;女藝術家的小情緒很多,完全回到個體了,不管其他人。”

    從根本上來說,年輕人創作的指向在於“佔領螢幕”。藍慶偉說:“今天很多人提了藝術史的無效,但是螢幕有效,所以要佔據螢幕。年輕人的作品形式多樣、色彩斑斕、感官強烈,而所有這些都有一個暗處所指,就是指向螢幕。但是今天你佔領了螢幕,明天就是別人佔領。所以馬上就會有一個思路:如何持續地佔有螢幕。總的來說,這是一個來不及思考的時代。”

    何桂彥同樣感受到青年藝術家的“小清新”傾向。“上世紀 80 年代我們需要思想啟蒙,需要反思歷史。但對今天的年輕人來說,這一切都太沉重了。今天是消費至上、時尚和藝術資本所共同營的時代。所以藝術不需要那麼沉重,更不需要批判。這就導致了嘻哈的、調侃的、卡通化的藝術。”

    原文:《青年藝術家都去哪兒了?》-孫琳琳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見今》2018年6月刊

  • 2 # 慕迦

    創作作品無法迎合市場需求,要解決溫飽還要堅持自己的思想,市場需要快速鋪開數量,藝術創作卻需要時間精心構思,也需要靈感的觸碰

  • 3 # 刷白書

    首先是孤獨加思考階段,大腦中的景象是這樣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時是剛剛入門的藝人。過了這一時段,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是孤獨加玩命,別人看到的景觀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藝)消得人憔悴’,這是時間最長的階段,過了這一階段,到了第三階段,‘眾裡尋他(成功)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美女,事業,財富,知名度)卻在燈火闌珊處,那人在不遠處向你招手呢,不管你願不願意走過去,那人已經盯上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菲涅爾鏡?它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