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是因地勢陷落積水而形成,為中俄界湖,興凱湖北1/3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面積為4380千米,岸線長度90千米,湖面海拔69米,最深處達10米,東西寬60千米,南北垂直縱距140千米,北緯45°20′東經132°40′。共有9條河流注入,湖水從東北方溢位,最後流入烏蘇里江,興凱湖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稱,清代改為興凱湖。興凱湖又稱興開湖,是當地赫哲語肯卡的諧音,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興凱”是滿語,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 興凱湖屬於中等營養化湖泊,生態系統屬良性狀態,共有魚類6目12科65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白魚和白蝦,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被列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另有鰱花、鰲花、鮑魚、鯽魚、湖蝦等;甲殼類中以蝦類為主,是黑龍江省主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興凱湖地處東北亞候鳥大通道,每年4月松阿察河口明水區裡。有大批候鳥停留,共有16目39科190種,其中國家一級鳥類5種,分別為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金雕、虎頭海雕,興凱湖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的也是珍稀禽類。 興凱湖由大、小兩湖組成,中間被一道湖崗分開,湖崗上林木蔥蘢,十分秀美。小興凱湖溫柔恬靜,魚躍鳥飛,帆影點點。大興凱湖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橫無際涯,氣勢磅礴,被稱為綠寶石。小興凱湖與大興凱湖被一條長90千米的天然沙壩隔開,沙壩最寬處約1千米,沙崗上自然形成的各種綠樹成蔭,有鹿、貂、鼠、山雞等動物繁衍生存。興凱湖的植物,共有3目104科460種,著名的有興凱湖赤松、興安檜柏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9種。湖水經松阿察河與烏蘇里江相通。興凱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澇、灌溉及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天然水體。 興凱湖中心旅遊區主要分為三大板塊:一是興凱湖中心景工區(養殖場區),面積1.98平方千米。主要由龍王廟、小興凱湖湖濱浴場、西泡子野生垂釣場、野生動物觀賞區構成。二是新開流景區。主要由新開流古文化遺址、水上樂園、大興凱湖濱浴場構成。三是鯉魚港景區,主要以百米洩洪閘、金色沙灘浴場構成。
興凱湖是因地勢陷落積水而形成,為中俄界湖,興凱湖北1/3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面積為4380千米,岸線長度90千米,湖面海拔69米,最深處達10米,東西寬60千米,南北垂直縱距140千米,北緯45°20′東經132°40′。共有9條河流注入,湖水從東北方溢位,最後流入烏蘇里江,興凱湖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稱,清代改為興凱湖。興凱湖又稱興開湖,是當地赫哲語肯卡的諧音,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興凱”是滿語,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 興凱湖屬於中等營養化湖泊,生態系統屬良性狀態,共有魚類6目12科65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白魚和白蝦,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被列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另有鰱花、鰲花、鮑魚、鯽魚、湖蝦等;甲殼類中以蝦類為主,是黑龍江省主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興凱湖地處東北亞候鳥大通道,每年4月松阿察河口明水區裡。有大批候鳥停留,共有16目39科190種,其中國家一級鳥類5種,分別為丹頂鶴、東方白鸛、白尾海雕、金雕、虎頭海雕,興凱湖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的也是珍稀禽類。 興凱湖由大、小兩湖組成,中間被一道湖崗分開,湖崗上林木蔥蘢,十分秀美。小興凱湖溫柔恬靜,魚躍鳥飛,帆影點點。大興凱湖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橫無際涯,氣勢磅礴,被稱為綠寶石。小興凱湖與大興凱湖被一條長90千米的天然沙壩隔開,沙壩最寬處約1千米,沙崗上自然形成的各種綠樹成蔭,有鹿、貂、鼠、山雞等動物繁衍生存。興凱湖的植物,共有3目104科460種,著名的有興凱湖赤松、興安檜柏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9種。湖水經松阿察河與烏蘇里江相通。興凱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澇、灌溉及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天然水體。 興凱湖中心旅遊區主要分為三大板塊:一是興凱湖中心景工區(養殖場區),面積1.98平方千米。主要由龍王廟、小興凱湖湖濱浴場、西泡子野生垂釣場、野生動物觀賞區構成。二是新開流景區。主要由新開流古文化遺址、水上樂園、大興凱湖濱浴場構成。三是鯉魚港景區,主要以百米洩洪閘、金色沙灘浴場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