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傳媽
-
2 # 樂媽愛樂
•一、正常的話,每天排便幾次正常?
這個在醫學上沒有真正的資料,只要沒有感覺腹脹、腹痛,大便時舒服,大便是軟的,那麼一天1次,2天1次,幾天1次,都是正常的。寶寶攢肚時天數會很長。
•二、大便呈現什麼樣的性狀是正常的?
所謂大便性狀,就是大便是否成型,軟的還是硬的,水多還是少。
下面,高能圖來了啊~
圖一就是大便的性狀(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從型別1到型別7,性狀逐漸變稀。
這些名稱和圖片對應起來著實有點……難以名狀,是不是?但是這樣是最直觀的,而且非常便於大家理解,有木有?
從大便的性狀而言,以母乳或配方粉為主食的孩子的便便應該是糊狀便(型別6),含水較多,比較稀。
而隨著生長、新增輔食,大便的含水量會減少,幼兒和成人的大便如果是香腸狀便(型別4),就是最適合的。當然,炸雞塊狀(型別5)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出現型別2、3,則提示大便較硬,需要注意便秘的問題;如果出現型別1那樣的兔子便便,並且孩子在大便時候伴有難受的表現,就可以診斷為便秘啦。
另外,如果1歲以上孩子的大便是型別6、7這樣的,則提示腸道功能不好,不過不用太過緊張,可能是一過性的,比如受涼後,腸道蠕動一過性增快導致的腹瀉;當然,也可能是感染導致的腹瀉,需要引起注意啦。
•三、正常的嬰兒大便是什麼樣的?
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多是糊狀的,金黃色或者淡綠色的,味道不臭,問起來稍酸,從每日1-7次到1-2週一次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只要孩子餵養正常,沒有腹脹表現,大便排出時性狀好,就都算正常的。標準的母乳餵養小嬰兒便便見圖二:
配方粉餵養的嬰兒,大便比母乳餵養的要稠些,次數較少,呈現淡黃色或者褐色,味道臭,有時還會出現奶瓣。標準便便見圖三:
新增輔食後,大便會變得更稠些,但還是糊狀,顏色變得更深些,大便會有些臭味。標準便便見圖四:
剛開始給孩子新增菜泥時,可能有大便中有少量蔬菜顆粒出現,如果孩子大便性狀正常,就不代表孩子的腸道功能不好,而恰恰代表著腸道需要適應菜泥,過一段時間就會好了。如果大便特稀,並且出現了大量菜泥,則意味著吸收功能還不好,建議晚些再新增菜泥。標準便便見圖五:
•四、異常大便是什麼樣的?
為了讓大家瞭解到什麼樣的便是白色便,不正常的便,臺灣還出版了嬰兒大便比色卡,見圖六。其中1-6都是不正常的,7-9是正常的。
回覆列表
寶寶的便便是每位家長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寶寶多久拉一次,拉得正常不正常。孩子每次拉完大便,家長非但不嫌髒,還要好好觀察探究一番,一旦發現有絲毫的異常,定然是全家一片焦慮,手足無措。可是如何正確分辨寶寶的便便是否正常呢?
純母乳餵食的寶寶,便便呈金黃色或黃色,粘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或許偶然偏稀或偏綠,有酸味但不臭;
奶粉餵食的寶寶大便呈固體狀,淡黃色或淺黃色,偶然會伴有臭味。
除上述正常便便以外,由於寶寶個體差異及生活環境差異,會存在常見的非常規的排便狀況。
1、奶瓣便便:其實就是沒有消化掉的脂肪。由於某些原因導致消化不良,或許吃過多導致營養過剩,消化不掉就排出體外了。
2、泡沫便便:便便帶泡沫多是由於糖代謝不完全。若純母乳餵食,常見於前奶吃的多,後奶吃的少;也或許媽媽吃的甜食較多。若奶粉餵食,考慮奶粉中的糖分是否過多。
3、綠便:綠色是膽汁的顏色,由於腸道活動過快,膽汁還沒來得及變成黃色就排出來,於是形成綠便。這種情況多是由於受涼,受驚嚇,或者乳糖攝入過多,另外當寶寶處於飢餓狀況時也會導致腸道活動過快,從而呈現稀且量少的綠便。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鐵元素吸收不完全,隨便便被排出體外,在空氣中氧化成綠色,這種情況多見於奶粉餵食的寶寶。
4、油狀便便:寶寶的大便發亮、油油的,偶然放屁都帶點黃色油狀物。這種情況主要是油脂攝入過多,消化不掉導致。常見於純母乳餵食,與媽媽的飲食過於油膩有關。
5、特別臭的便便:有的寶寶拉的便便特別特別臭,主要是蛋白質攝入過多,消化不掉導致。
以上狀況多與消化不良有關。主要是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未完全,飲食不當或吃過多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只需寶寶精神狀況好,生長髮育狀況傑出,沒有其他反常,就不必憂慮。
但是如果寶寶便便呈現以下幾種情況,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1、黑色或暗紅色或鮮紅色便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也可能是腸道出血或肛門出血。
2、豆腐渣樣便便:便便為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有時呈“豆腐渣”樣,可能是黴菌性腸炎。
3、蛋花湯樣便便:黃色,水分多、糞質少,寶寶精神狀態差,可能是病毒性腸炎。
4、灰白色便便: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可能是膽道堵塞,膽汁不能流入腸道,要當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