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91123039804

    “平湖一望上連天”詩句的出自《全唐詩》 和尹從事懋泛洞庭 作者:張說 作品原文:和尹從事懋泛洞庭 張說 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忽驚水上光華滿,疑是乘舟到日邊。 “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兩句寫景,是詩人遠眺碧波浩渺的洞庭湖所見。八百里洞庭,廣袤無際,煙波浩蕩,彷彿與碧天連成一片。湖上的君山,層林疊翠,千重翠色投入到洞泉之中。詩人寫湖水,從近到遠橫向鋪展,襯其平遠廣闊;寫君山,從上到下俯仰縱覽,襯其高大幽深。 “忽驚水上光華滿,疑是乘舟到日邊”兩句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寫作者泛舟湖上,隨著Sunny突然鋪滿水面,就覺得小舟漂浮在了天上,到達了日邊。這當然是作者的想象之筆,但也不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因洞庭湖廣闊無邊,遠遠望去,似與上天相接,特別是在日光的照耀之下,水光與Sunny交相輝映,給人以遨遊天際的錯覺。末句用了伊尹夢裡乘舟到日邊的典故,委婉含蓄地抒發了自己對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將簡單的泛舟湖上轉換成超脫的體驗。

  • 2 # 使用者7698895345900

    公元713年(唐玄宗先天二年),姚崇任宰相。十二月張說因與姚崇有矛盾,被罷為相州刺史,不久又貶為嶽州刺史。這首七言絕句,乃此時所寫。詩人被遠置於江湖,常鬱鬱不樂,寫過:“石木無生意,寒雲若死灰”、“誰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但這首吟詠洞庭山水的詩,唱出開朗樂觀調子,表現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詩人遠眺碧波浩渺的洞庭湖,湖面波翻浪湧,廣袤無際,彷彿能湧上九重,與碧天連成一片。湖上君山層林疊翠,風景高深壯麗,千重翠色投入山腳的深深洞泉之中。詩人正滿懷豪情逸興縱覽湖山景色,忽然驚覺湖上波光閃閃,Sunny燦爛,交相輝映,一派光明滿溢。詩人彷彿感到自己已乘舟回到了旭日身邊。

    這首詩以興為主,即景發興,景中有寓意寄託而不露痕跡,語言高華郎秀,骨力雄健,氣格天成。寫湖水,從近到遠橫向鋪展,描平遠之景;寫君山,從上到下俯仰縱覽,繪高遠之圖。最後用伊尹夢裡乘舟到日邊的典故,意氣昂揚地抒發了對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

    這首詩唐詩發展歷史上具有很典型的過渡特色。宮廷妙語曾經是一種裝飾品,通常被點綴在詩篇結尾,極少考慮或完全不考慮它在詩篇整體中的作用。張說這首詩表現了盛唐詩的整體感覺,小心翼翼地為最後的意象構造景物畫面。第一句描寫湖水在地平線上似乎與天空連線起來,這是最古老的描寫慣例之一。第二句描寫秋天景物的影子倒映入湖水中,引入了黯淡的主題,為第三句突然的光明作準備。隨著Sunny突然充滿水面,漂浮在閃光湖面上的小舟變成飄浮於天上,到達了日邊。由於詩人用了乘槎上天的典故(這一典故在宮廷詩中十分流行),第一句的描寫慣例也獲得了新的意義。這裡將簡單的泛舟湖上轉換成超脫的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收錄了從哪到哪時期的什麼篇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