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93056468576

    孝悌箴

    明 王艮

    事親從兄,本有其則。孝弟為心,其理自識。愛之敬之,務至其極。愛之深者,和顏悅色;敬之篤者,怡怡侍側。----------------------------------父兄所為,不可不識;父兄所命,不可不擇。所為若是,終身踐跡;所為未是,不可姑息。所命若善,盡心竭力;所命未善,反覆思繹。敷陳義理,譬喻端的。陷之不義,於心何懌?父兄之愆,子弟之責。堯舜所為,無過此職。

    ————————————————————————————

    弟子規...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責 須順承親有過 諫使更怡吾色 柔吾聲諫不入 悅復諫號泣隨 撻無怨...道人善 即是善人知之 愈思勉揚人惡 既是惡 疾之甚 禍且作...

    ——————————————————————————————————————————

    兩段內容字面區別已經明顯,《孝悌箴》所講的華夏‘孝悌’中,父(母)子(女)、兄(姐)弟(妹)是處於平等而不同的關係,父兄對子弟進行言行教導,子弟執行的同時‘必須’辨識選擇,父兄有過失,子弟‘不可’姑息,必須有所行動。

    《弟子規》中弟子處於低等地位,一開頭就強調對於父母教責的敬聽、順承,雖然後說了長輩有過失,弟子可以勸諫,但是強調了弟子應有低聲下氣的態度,這一段的中心思想在‘號泣隨 撻無怨’得到了昇華。後一段是培養鄉愿老好人。

    辨別《孝悌箴》與《弟子規》可以華夏陰陽之道入手,如華夏主張“君君臣臣父子子”,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此之謂也。

    華夏文明表述華夏綱常中的雙方,必有二者平等對應,相輔相成、和而不同之象;夷狄以一極獨大見多。滿清《弟子規》、蒙元《24孝》之流不過以華夏磚瓦粉飾夷狄之屠場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大眾車回家有面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