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44319796352

      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彷彿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豔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朱熹怎能去遊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等閒識得東風面”

    等閒: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到。

    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中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

    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

    “萬紫千紅總是春”

    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鬥豔的景色。

    總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奼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後。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液壓閥裡的滑閥孔是如何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