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這首詩中的“愁”字表達了詩人當時的心情。 愁字表達了孤獨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楓橋夜泊》原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楓橋夜泊》創作背景: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也就是說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楓橋夜泊》作者簡介: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唐代詩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市)人。生平不甚可知。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進士,曾擔任過軍事幕僚,後來又做過鹽鐵判官,也屬於幕僚職務。《唐才子傳》中說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提到他是一位重視氣節,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流傳下來的不到五十首。參考資料來源:
《楓橋夜泊》這首詩中的“愁”字表達了詩人當時的心情。 愁字表達了孤獨的旅人面對霜夜江楓漁火時縈繞的縷縷輕愁,但同時又隱含著對旅途幽美風物的新鮮感受。《楓橋夜泊》原文: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楓橋夜泊》創作背景:張繼於"天寶十二年(753)禮部侍郎楊浚下及第",也就是說考取了進士。而就在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天寶十五年六月,玄宗倉皇奔蜀。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楓橋夜泊》作者簡介: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唐代詩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陽市)人。生平不甚可知。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進士,曾擔任過軍事幕僚,後來又做過鹽鐵判官,也屬於幕僚職務。《唐才子傳》中說他"博覽有識,好談論,知治體",提到他是一位重視氣節,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不僅有詩名,品格也受人敬重。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流傳下來的不到五十首。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