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lril7300
-
2 # 使用者4901841896917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載:春秋時,晉國靈輒於翳桑捱餓,趙盾給他食物並接濟其母。後靈公欲殺趙盾,得一甲士相助,才免於難。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載:春秋時,晉國靈輒於翳桑捱餓,趙盾給他食物並接濟其母。後靈公欲殺趙盾,得一甲士相助,才免於難。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
桑下餓人,按照左傳的說法,名為靈輒。趙盾曾經在桑翳也就是桑樹的陰涼下(也有說桑翳是地名的)救起過一個三天沒吃飯快要死的人,給他吃的,雖然快要餓死了,可這個人還是隻把趙盾給的食物吃掉一半,趙盾問他為何,他回答說家裡尚有老母,不知存亡,想把這食物拿回去給她,趙盾於是讓他盡力吃飽,又給了他另外的食物拿回家。這人便是靈輒。晉靈公十四年,靈公置酒宴請趙盾,埋伏下武士,想要伺機殺死趙盾。酒宴時趙盾的隨從提彌明發現了異樣,便上殿提醒趙盾說:“國君賜酒,只能喝三杯,喝多了就是失禮。”趙盾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要告辭出殿,趕快離開。這時靈公伏甲未集,武士尚未到位,為了拖延時間放出了平時馴養的猛犬來撲咬趙盾,提彌明搏殺猛犬,趙盾嘲諷靈公道:“棄人用犬,雖猛何為?”在提彌明的奮力保護下,趙盾離開殿內,提彌明戰死。這時靈公的武士已經到位了,向趙盾圍過來,情況危急之時,卻見圍迫趙盾的武士中出現一人,持長戟反身向同伴開戰,他的行動出其不意,極大拖延了靈公武士們的合圍,趙盾得以平安逃脫,逃離前趙盾問這人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人回答:“我是當年桑下的餓人!”趙盾再問他姓名,他也不說,因為他認出了趙盾,想要報恩,不願圖趙盾的報答,所以是沒必要讓趙盾知道自己姓名的。這人也便是靈輒。他當年回家後,又去做了晉侯的武士,今天保護下趙盾,自己也沒有戰死,而是趁機逃脫了,不知所終。即使以後趙氏當政的時候,他也沒有再出現過。靈輒一定是覺得,再出現的話,會被人認為是希冀趙氏的恩償。春秋之士的氣魄,遠不是我們今人可以企及的。到了史記晉世家裡面,靈輒和提彌明被混成了一個人,叫做示彌明,趙盾救了他之後他到了晉宮做了宰夫,也就是掌管宴會的官員,他上殿提醒趙盾,又鬥殺猛犬,再反擊靈公甲士,保護趙盾離開。再到了史記趙世家裡,記載更簡略了,就一句話:由於趙盾平時仁愛,救過的桑下餓人拼命保護他逃脫,沒有了細節,連名字都沒有。晉世家記載詳細,而趙世家反而簡單,這也是有人主張趙世家為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所作的證據之一。嗚呼,何趙之多士也!司馬談、遷父子可以說是最早的趙粉了,看史記對趙氏的描寫,英傑輩出,蕩氣迴腸,給人感覺要比秦國更有統一天下的氣量……也許是天帝本來想指定結束亂世的是趙,而司命具體安排的時候搞混了兩個同姓的國家,運作了秦,哈哈……於是英雄的武靈王莫名其妙犯了庸人才會犯的錯誤,從那時起,天命就離開趙氏而去了。即便如此,秦始皇帝還是死在了武靈王曾經困死的沙丘宮,天下大亂,秦二世而亡。這正是:主父亦知長平恨,沙丘豈容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