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是當前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一個大敵,因為即便目前最強的抗生素治療手段,都可能完敗於超級細菌的抗藥性。
【截圖 via NCSU】
據悉,沙門氏菌是一種經常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通常它只會引發感染。但在抵抗力不佳的年輕人、或者免疫力受損的老年人身上,症狀可能會嚴重得多。
通常情況下,醫護人員會提出透過抗生素來治療沙門氏菌感染。悲哀的是,與許多其它細菌一樣,目前沙門氏菌已經對大多數抗生素藥物產生了抗藥性。
黏菌素被認為是抵抗超級細菌的終極手段,但現在我們直到,用不了多久,這座最後的堡壘都有可能被超級細菌給攻破。
外媒指出,一種被稱作 mcr-3.1 的基因,可以讓沙門氏菌這樣的細菌,獲得對黏菌素的抵抗能力。
多年來,這個危險的基因一直被公共衛生領域密切觀察著。但現在,它已經首次衝擊到了美國的海岸。
新研究通訊作者 Siddhartha Thakur 表示:“公共衛生官員對這種基因的瞭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早在 2015 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知曉了 mcr-3.1 基因從染色體到質粒的轉移,這一特性為該基因在生物體之間的轉移傳播鋪平了道路。
以大腸桿菌為例,因為它與沙門氏菌屬於同一家族,所以質粒可以在兩者之間更加輕鬆地傳遞。一旦 mcr-3.1 不受控制,就會迅速擴散到至少 30 個國家和地區。
研究人員指出,新案例實在針對該基因的常規監測期間被發現的,該專案旨在對新菌株的耐藥性展開持續密切的關注。
研究人員對 2014~2016 年間,來自美國東南部人群的 100 份臨床人體糞便樣本中的微生物進行了基因組測序。
結果在其中一個樣本中,他們驚訝地發現了 mcr-3.1 基因 —— 該樣本來自去中國旅行後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
更糟糕的是,因為樣本來自於 2014 年,這意味著該基因現在或許已經在全美範圍內廣泛傳播,甚至已經傳遞到了更加危險的大腸桿菌株系。
當然,超級細菌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人類將就此迎來末日。新的抗生素一直在積極研發中,抗菌燈和其它材料技術也在不斷髮展。
透過將不同的新方法配對組合使用,研究人員有望找到應對 mcr-3.1 基因的新途徑,甚至一些較老的藥物、也有望在分子技術的加持下再次煥發活力。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醫學微生物學》(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雜誌上。原標題為:
《Multidrug- and colistin-resistant Salmonella enterica 4,[5],12:i:- sequence type 34 carrying the mcr-3.1 gene on the IncHI2 plasmid recovered from a human》
“超級細菌”是當前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一個大敵,因為即便目前最強的抗生素治療手段,都可能完敗於超級細菌的抗藥性。
【截圖 via NCSU】
據悉,沙門氏菌是一種經常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通常它只會引發感染。但在抵抗力不佳的年輕人、或者免疫力受損的老年人身上,症狀可能會嚴重得多。
通常情況下,醫護人員會提出透過抗生素來治療沙門氏菌感染。悲哀的是,與許多其它細菌一樣,目前沙門氏菌已經對大多數抗生素藥物產生了抗藥性。
黏菌素被認為是抵抗超級細菌的終極手段,但現在我們直到,用不了多久,這座最後的堡壘都有可能被超級細菌給攻破。
外媒指出,一種被稱作 mcr-3.1 的基因,可以讓沙門氏菌這樣的細菌,獲得對黏菌素的抵抗能力。
多年來,這個危險的基因一直被公共衛生領域密切觀察著。但現在,它已經首次衝擊到了美國的海岸。
新研究通訊作者 Siddhartha Thakur 表示:“公共衛生官員對這種基因的瞭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早在 2015 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知曉了 mcr-3.1 基因從染色體到質粒的轉移,這一特性為該基因在生物體之間的轉移傳播鋪平了道路。
以大腸桿菌為例,因為它與沙門氏菌屬於同一家族,所以質粒可以在兩者之間更加輕鬆地傳遞。一旦 mcr-3.1 不受控制,就會迅速擴散到至少 30 個國家和地區。
研究人員指出,新案例實在針對該基因的常規監測期間被發現的,該專案旨在對新菌株的耐藥性展開持續密切的關注。
研究人員對 2014~2016 年間,來自美國東南部人群的 100 份臨床人體糞便樣本中的微生物進行了基因組測序。
結果在其中一個樣本中,他們驚訝地發現了 mcr-3.1 基因 —— 該樣本來自去中國旅行後感染沙門氏菌的患者。
更糟糕的是,因為樣本來自於 2014 年,這意味著該基因現在或許已經在全美範圍內廣泛傳播,甚至已經傳遞到了更加危險的大腸桿菌株系。
當然,超級細菌的出現,並不意味著人類將就此迎來末日。新的抗生素一直在積極研發中,抗菌燈和其它材料技術也在不斷髮展。
透過將不同的新方法配對組合使用,研究人員有望找到應對 mcr-3.1 基因的新途徑,甚至一些較老的藥物、也有望在分子技術的加持下再次煥發活力。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醫學微生物學》(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雜誌上。原標題為:
《Multidrug- and colistin-resistant Salmonella enterica 4,[5],12:i:- sequence type 34 carrying the mcr-3.1 gene on the IncHI2 plasmid recovered from a 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