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裡。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雄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著,一直不曾解圍吧。
【原文】《潼關·終古高雲簇此城》: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註釋】 潼關:在今陝西,關城地勢險峻,自古即為要塞。 解:懂得
【作者】清朝詩人譚嗣同。
譚嗣同(1865年-1898年),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四歲,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學》、《獄中題壁》、《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譚嗣同故居,位於湖南省瀏陽市區北正南路98號,始建於明末清初,主體原佔地2100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762平方米,故居南北朝向,全木結構,工藝精美,古樸莊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築風格。
譯文: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裡。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雄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著,一直不曾解圍吧。
【原文】《潼關·終古高雲簇此城》: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註釋】 潼關:在今陝西,關城地勢險峻,自古即為要塞。 解:懂得
【作者】清朝詩人譚嗣同。
譚嗣同(1865年-1898年),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後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三十四歲,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並稱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學》、《獄中題壁》、《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譚嗣同故居,位於湖南省瀏陽市區北正南路98號,始建於明末清初,主體原佔地2100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762平方米,故居南北朝向,全木結構,工藝精美,古樸莊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