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蝸牛吃什麼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飼養和照顧小蝸牛,觀察記錄比較蝸牛的飲食習慣。
2、樂意和老師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交流與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捕捉小蝸牛若干。 2、《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觀察小蝸牛 提問:小蝸牛長什麼樣? 2、猜測小蝸牛喜歡吃什麼? 提問:你們知道小蝸牛愛吃什麼?(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猜測)
4、交流、分享發現 鼓勵幼兒與老師同伴交流自己餵食方法和發現,獲得蝸牛在飲食方面的初步認識。 (1)提問:你發現小蝸牛愛吃什麼? (2)提問:在餵養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3)閱讀《幼兒畫冊》中的相關內容,判斷一下蝸牛喜歡吃什麼? 教學反思: 探究蝸牛食性的活動已進行一週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猜想,不斷從家裡帶來各種各樣的食物喂蝸牛。在親自餵養蝸牛的過程中,他們的結論是,蝸牛吃水果、蔬菜、糧食,不吃樹葉。在討論結論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蝸牛愛吃甜食。”對於這個結論孩子們產生了激烈的爭論。為了把孩子們對蝸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時機問道:“蝸牛真的更喜愛吃甜食嗎?怎麼證明呢?”有的孩子說:“蘋果是甜的,給它帶點兒蘋果試試。”但馬上有孩子反駁:“只給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時給蝸牛吃,看它先吃哪個,這樣試才公平。”兩個人經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要證明蝸牛是不是更愛吃甜食,應該同時提供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兩種食物要與蝸牛的距離相同。隨後,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為蝸牛選擇了不同味道的食物進行實驗。結果4個組的蝸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個組的結果與大家不同,原因是他們將白菜擺在了離蝸牛近的地方,所以,蝸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還發現蝸牛的大便是紅色的,有的認為是血、有的認為是糞便,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可以生成一個新的話題。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蝸牛吃什麼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飼養和照顧小蝸牛,觀察記錄比較蝸牛的飲食習慣。
2、樂意和老師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交流與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捕捉小蝸牛若干。 2、《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觀察小蝸牛 提問:小蝸牛長什麼樣? 2、猜測小蝸牛喜歡吃什麼? 提問:你們知道小蝸牛愛吃什麼?(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猜測)
4、交流、分享發現 鼓勵幼兒與老師同伴交流自己餵食方法和發現,獲得蝸牛在飲食方面的初步認識。 (1)提問:你發現小蝸牛愛吃什麼? (2)提問:在餵養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3)閱讀《幼兒畫冊》中的相關內容,判斷一下蝸牛喜歡吃什麼? 教學反思: 探究蝸牛食性的活動已進行一週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猜想,不斷從家裡帶來各種各樣的食物喂蝸牛。在親自餵養蝸牛的過程中,他們的結論是,蝸牛吃水果、蔬菜、糧食,不吃樹葉。在討論結論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蝸牛愛吃甜食。”對於這個結論孩子們產生了激烈的爭論。為了把孩子們對蝸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時機問道:“蝸牛真的更喜愛吃甜食嗎?怎麼證明呢?”有的孩子說:“蘋果是甜的,給它帶點兒蘋果試試。”但馬上有孩子反駁:“只給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時給蝸牛吃,看它先吃哪個,這樣試才公平。”兩個人經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要證明蝸牛是不是更愛吃甜食,應該同時提供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兩種食物要與蝸牛的距離相同。隨後,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為蝸牛選擇了不同味道的食物進行實驗。結果4個組的蝸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個組的結果與大家不同,原因是他們將白菜擺在了離蝸牛近的地方,所以,蝸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還發現蝸牛的大便是紅色的,有的認為是血、有的認為是糞便,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可以生成一個新的話題。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