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候有一篇課文叫《核舟記》,裡面描述了一件精美的微雕工藝品——核舟。
在一枚狹長的桃核上,大師用刀功細緻地刻畫了蘇東坡遊赤壁的故事。其整體是一條帶蓬小船,有八個窗戶,船頭坐蘇東坡、佛印、魯直三人,左右各有船伕一人。茶爐、茶壺、手卷、念珠等器物細節分明,尤其是一串念珠歷歷可數。上面還有對聯、落款、印章共三十四個字,清晰可辨且不失書法之優美。
作者為雕刻者精巧的工藝感到深深的震驚。而這種震驚,時隔數百年之後又出現在參觀蘇州工藝展覽的我心裡。在這裡,我不但見到了核舟,還見到了更多用各種果核創造的微雕工藝作品。
首先來看核舟,這裡有好幾條核舟,旁邊有牌子說明了當初為了復原課文《核舟記》中所描述的明代工藝品,蘇州專門組織了比賽,當地工匠各逞其能,精心製作了各種各樣的核舟。現代工藝較之明朝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核舟記》中的描述已經極盡精巧,但我眼前的這些核舟更勝一籌。圖上左邊這一隻核舟所刻畫的已經不是當年蘇東坡遊赤壁的故事,船變成裡兩層,滿滿當當塞進去二十餘人物,個個眉目清晰,表情生動,船頂棚刻著蓮花圖樣,線條流暢,頗見功夫。(原諒我用手機隔著玻璃,拍得不夠清楚。)
這隻核舟古樸雅緻,刻畫了一個漁翁撒網捕魚的場景,小舟漁翁自不必說,難的是這隻漁網,也是用一半果核雕成,孔眼分明,形狀起伏就像真網一樣。它用一節細銅絲連在漁翁手上,靜中有動,讓人對他這一網的收穫充滿期待。
一個掛飾,上面是兩隻金剛猴頭。怒目圓睜,尖牙外露,毛髮戟張,纖毫畢現。
十八羅漢的手串和項鍊,人物表情豐富生動,造型各異,一一看來非常有趣。社會大哥要是帶上這個,肯定要比一般的大金鍊子更見品味。
這一串可不簡單,共十二枚,刻畫的是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面是靈動可人的美女,背面用精緻的行書刻著書中金陵十二釵的判詞,筆畫細緻流暢,毫無斧鑿之痕。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一枚核桃雕成的松下訪友設計頗為精巧,後一半核刻成了山水背景,隱現雲紋,那就是雲罩深山之處了。前景鏤空,刻成一株古松,兩個人物互相問答,竟在這小小世界裡演出了一幕情景劇。
小小桃核,居然能做出一整套候風地動儀來,看到這兒,不由讓人會心一笑。
蘇州地靈人傑,這裡的工匠更是手藝精巧,令人歎為觀止。只可惜核雕產量不高,價格不菲,我只能是感慨一番拍照留念了。
中學時候有一篇課文叫《核舟記》,裡面描述了一件精美的微雕工藝品——核舟。
在一枚狹長的桃核上,大師用刀功細緻地刻畫了蘇東坡遊赤壁的故事。其整體是一條帶蓬小船,有八個窗戶,船頭坐蘇東坡、佛印、魯直三人,左右各有船伕一人。茶爐、茶壺、手卷、念珠等器物細節分明,尤其是一串念珠歷歷可數。上面還有對聯、落款、印章共三十四個字,清晰可辨且不失書法之優美。
作者為雕刻者精巧的工藝感到深深的震驚。而這種震驚,時隔數百年之後又出現在參觀蘇州工藝展覽的我心裡。在這裡,我不但見到了核舟,還見到了更多用各種果核創造的微雕工藝作品。
首先來看核舟,這裡有好幾條核舟,旁邊有牌子說明了當初為了復原課文《核舟記》中所描述的明代工藝品,蘇州專門組織了比賽,當地工匠各逞其能,精心製作了各種各樣的核舟。現代工藝較之明朝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核舟記》中的描述已經極盡精巧,但我眼前的這些核舟更勝一籌。圖上左邊這一隻核舟所刻畫的已經不是當年蘇東坡遊赤壁的故事,船變成裡兩層,滿滿當當塞進去二十餘人物,個個眉目清晰,表情生動,船頂棚刻著蓮花圖樣,線條流暢,頗見功夫。(原諒我用手機隔著玻璃,拍得不夠清楚。)
這隻核舟古樸雅緻,刻畫了一個漁翁撒網捕魚的場景,小舟漁翁自不必說,難的是這隻漁網,也是用一半果核雕成,孔眼分明,形狀起伏就像真網一樣。它用一節細銅絲連在漁翁手上,靜中有動,讓人對他這一網的收穫充滿期待。
一個掛飾,上面是兩隻金剛猴頭。怒目圓睜,尖牙外露,毛髮戟張,纖毫畢現。
十八羅漢的手串和項鍊,人物表情豐富生動,造型各異,一一看來非常有趣。社會大哥要是帶上這個,肯定要比一般的大金鍊子更見品味。
這一串可不簡單,共十二枚,刻畫的是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正面是靈動可人的美女,背面用精緻的行書刻著書中金陵十二釵的判詞,筆畫細緻流暢,毫無斧鑿之痕。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一枚核桃雕成的松下訪友設計頗為精巧,後一半核刻成了山水背景,隱現雲紋,那就是雲罩深山之處了。前景鏤空,刻成一株古松,兩個人物互相問答,竟在這小小世界裡演出了一幕情景劇。
小小桃核,居然能做出一整套候風地動儀來,看到這兒,不由讓人會心一笑。
蘇州地靈人傑,這裡的工匠更是手藝精巧,令人歎為觀止。只可惜核雕產量不高,價格不菲,我只能是感慨一番拍照留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