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01124687867

    1、紫銅:又稱純銅,古代含銅量約在96%-99%,呈紫紅色。先秦的環錢多為紫銅鑄造,而同期的布幣、刀幣及以後直到明代所鑄錢幣基本為青銅製。

    2、青銅:青銅可分為兩大類。

    (1)錫青銅:含錫20%-30%。若含錫在於20-30%則錢呈銀白色,俗稱“白銅”錢。含錫量少則錢呈淡棕色,俗稱青黃色。古代錫青銅都含有鉛,一般在3-8%,相當現代錫青銅的化學成份。

    (2)鉛青銅:含錫2-10%,含鉛9-60%。若含錫、鉛量多,則錢呈灰白色,若含錫、鉛量少,則錢呈黃青色。在先秦時期青銅錢的含量都較多,一般都在7-56%,個別高達62%。到漢代含鉛量≈9%。若鉛量在≈33%,則相當現代鉛青銅的化學成份。

    3、黃銅:黃銅在明清時期就用於鑄造銅錢了。明嘉靖年間就用黃銅大量鑄錢。古代稱“鋅”為“倭鉛”。用爐甘石熔鍊而成(即菱鋅礦ZnCO3)。元代就有:“赤銅入`爐甘石`煉為黃銅,其色如金”的記載。在明代後期中國的鋅已向國外出口,鋅錠含鋅量達98%以上。黃銅又可分為:

    (1)黃銅:含鋅3-40%。若含鋅量在10-20%稱為紅銅(新疆地區),俄國稱為丹銅。

    (2)鉛黃銅:含鋅35-43%,含鉛0.3-3%。明清時期的銅錢中有的含鉛量還要多些。含鋅量有時會少些在20-40%。

    (3)錫黃銅:含鋅9-40%,含錫0.2-2%。有時也含有少量的鉛。

    4、白銅:在明代中國就可生產銅鎳合金,其成分為銅40-58%,鎳7.7-31.6%,鋅25.4-45%以後傳到德國,經仿製才製成電阻材料稱“德國銀”。白銅又可分為:

    (1)普通白銅:含鎳+鈷0.57-2.6%。

    (2)鐵白銅:含鎳+鈷0.5-1.5%,含錳0.5-1.2%。

    (3)鋅白銅:含鎳+鈷12-16.2%,鋅23-28%。

    (4)砷白銅:在東晉時期就生產出砷白銅,即將赤銅加“砒石”煉為白銅。含砷量約10%,呈銀白色。因在熔鍊過程中產生巨毒氣體,故很少用。

    (5)錫青銅:由名稱就可以知道,這其實是青銅的一種,含錫20%-30%。若含錫在於20-30%,因這種錢呈銀白色,俗稱“白銅”錢。青銅在古銅錢中使用最多。其次是紫銅錢。到明清時期才使用黃銅錢(早期僅見“壯泉四十”是黃銅錢)。俗稱的白銅錢實際上是含錫量多些的錫青銅錢,而砷白銅錢基本上不是有意生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瓜餅做好了怎麼儲存,下次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