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dsph3819

    《逍遙王》、《巴黎聖母院》、《呂克萊斯·波爾吉》、《瑪麗·都鐸爾》、《悲慘世界》等。1、《逍遙王》維克多· 雨果一生寫過多出戲劇,《逍遙王》(1832年)就是其中之一,又譯為《國王行樂》。戲劇內容是借弄臣之口揭露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見本頁左上角圖示)荒淫無恥行徑和被侮辱和被損害者的心聲,演出一場即被禁演。2、《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183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以15世紀的巴黎為背景,寫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企圖佔有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而加害於她,後被敲鐘人卡西莫多推下樓摔死,最後奇醜的卡西莫多和美麗的愛斯梅拉爾達死後在一起的浪漫故事,充滿人道主義精神。3、《呂克萊斯·波爾吉》散文劇《呂克萊斯·波爾吉》亦寫於1832年。雨果在序言裡宣告對路易-菲力浦禁演政策的不滿。他強調"戲劇是講壇",還指出戲劇"具有民族的使命,社會的使命,人類的使命"。劇本寫才貌雙全的貴婦呂克萊斯·波爾吉為母愛受到抑制和維護權勢地位用毒藥殺人滅口、犯下一系列傷天害理的罪行。劇本寫才貌雙全的貴婦呂克萊斯·波爾吉為母愛受到抑制和維護權勢地位用毒藥殺人滅口、犯下一系列傷天害理的罪行。4、《瑪麗·都鐸爾》《瑪麗·都鐸爾》(1833)為 3幕散文體歷史劇。雨果透過英國女王和寵臣之間的愛情悲劇,把女王擺在王位與情人二者不可兼得的劇烈衝突之中。這部戲接觸到政治與社會的關係問題,透過人物塑造展示了人類的共性。5、《悲慘世界》《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小說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

  • 2 # lanfengkd

    主要作品:

    1827: 《克倫威爾》(Cromwell) (劇本)

    1829:《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 (詩)

    1830:《歐那尼》 (Hernani) (戲本)

    1831:《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說)

    1838:《呂布拉》(Ruy Blas) (劇本)

    1853:《懲罰集》 (les Chatiments) (詩)

    1856:《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詩)

    1862:《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說)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說)

    1859-1883:《世紀傳說》(la Legende des siecles) (詩)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一個文具零食店需要辦理什麼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