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絳州”。
新絳縣古稱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臨汾盆地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南北朝時,北魏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改為絳州。隋開皇三年( 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西周時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為郇侯轄今新絳地,為侯國。春秋時期,郇國為晉所滅,此地屬晉。 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地屬魏,稱汾城。隸屬河東郡。 秦仍屬河東郡。北部為臨汾縣,西部為長修縣。漢高祖時,封御史杜恬為長修侯,長修為侯國。東漢改為長修鎮。 三國時屬魏,置臨汾縣,隸平陽郡。 西晉時,臨汾縣屬平陽郡。 南北朝時,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於柏壁鎮置東雍州。分臨汾縣為太平縣和南太平縣。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鄰聞喜、曲沃二縣。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東雍州為絳州,徒聞喜縣龍頭城(今禮元鎮龍興堡)。武帝時復移於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縣玉壁。 隋代開皇三年(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廢正平郡,改為絳郡。領正平(今新絳)、龍門、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絳、垣曲等8縣。 唐武德元年(618)置絳州總管府。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等5縣。武德三年(620)罷總管府稱雄郡。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領治仍舊。五代襲唐制。 宋為雄州,置絳郡防禦。轄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絳、垣曲等7縣。 金置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1218)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興定三年(1219)又置河東南路轉運司,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平水等8縣。 元初為中州,置絳州行元帥府,轄河、解二州各縣。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 明為絳州,屬山西布政司,隸平陽府,領稷山、垣曲、絳等三縣。 清初屬領仍舊。雍正二年(1724)改為直隸絳州,領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 1912年(民國元年)5月,廢州改縣,取鹹與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別,始改稱新絳縣,屬河東道。
應該是“絳州”。
新絳縣古稱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臨汾盆地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是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時曾為晉都,戰國時屬魏。南北朝時,北魏置東雍州,北周明帝改為絳州。隋開皇三年( 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西周時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為郇侯轄今新絳地,為侯國。春秋時期,郇國為晉所滅,此地屬晉。 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地屬魏,稱汾城。隸屬河東郡。 秦仍屬河東郡。北部為臨汾縣,西部為長修縣。漢高祖時,封御史杜恬為長修侯,長修為侯國。東漢改為長修鎮。 三國時屬魏,置臨汾縣,隸平陽郡。 西晉時,臨汾縣屬平陽郡。 南北朝時,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於柏壁鎮置東雍州。分臨汾縣為太平縣和南太平縣。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鄰聞喜、曲沃二縣。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東雍州為絳州,徒聞喜縣龍頭城(今禮元鎮龍興堡)。武帝時復移於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縣玉壁。 隋代開皇三年(583)州治從玉壁遷至今縣城處。廢正平郡,改為絳郡。領正平(今新絳)、龍門、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絳、垣曲等8縣。 唐武德元年(618)置絳州總管府。轄絳、潞、蓋、建、澤、沁、韓、晉、呂、澮、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絳州領正平、太平、曲沃、聞喜、稷山等5縣。武德三年(620)罷總管府稱雄郡。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貞觀中,絳州屬河東道。領治仍舊。五代襲唐制。 宋為雄州,置絳郡防禦。轄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絳、垣曲等7縣。 金置絳陽軍節度使。興定二年(1218)升為晉安府,總管河東南路兵馬。興定三年(1219)又置河東南路轉運司,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平水等8縣。 元初為中州,置絳州行元帥府,轄河、解二州各縣。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領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絳等7縣。 明為絳州,屬山西布政司,隸平陽府,領稷山、垣曲、絳等三縣。 清初屬領仍舊。雍正二年(1724)改為直隸絳州,領稷山、河津、聞喜、垣曲、絳等5縣。 1912年(民國元年)5月,廢州改縣,取鹹與維新之義,又兼與鄰近的絳縣相區別,始改稱新絳縣,屬河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