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07137581681

    一語未了,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進來笑道:”寶玉來了!”黛玉心中正疑惑著:”這個寶玉,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

    心中想著,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絛,繫著一塊美玉。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只見這寶玉向賈母請了安,賈母便命:“去見你娘來。”寶玉即轉身去了。一時回來,再看,已換了冠帶:頭上週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髮,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角,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

    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越顯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

    擴充套件資料

    描寫賈寶玉的古詩

    《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

    清代:曹雪芹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譯文:無緣無故的尋找愁苦,有的時候又裝瘋賣傻。雖然生就一副好面容,肚子裡卻沒有半點學問。糊里糊塗的連人情世故也不懂,愚笨頑劣不願讀書。行為奇怪性格乖張,那裡管世人對自己不好的評價呢?

    這首詞,字面上句句是對賈寶玉的嘲笑和否定,實質上句句是對他的讚美和褒揚。從封建階級倫理道德標準衡量,賈寶玉是個被否定的人物;可是從作者的人生觀和社會觀來看,他卻是個和那些國賊祿蠹完全相反的、保持著人類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說詞中句句都是反話。

    賈寶玉不假矯飾地表現自己的天性,在那樣的貴族之家處處受束縛、限制,於是就要產生苦悶,就要採取種種方式宣洩,在道學先生們看來這就是“尋愁覓恨”、“似傻如狂”了。相貌好是真,“腹內草莽”就未必。

    賈寶玉讀書多,知識博,文思快,才情大,他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一套一套有根有據的議論,他擬的那些匠額和對聯,使包括賈政在內的所有在場的人都相形見絀。他寫的《芙蓉女兒誄》、《姽嫿詞》等等。

    表現出了像樣的文學家的風範,連薛寶釵都說他“每日家雜學旁收的”,承認他懂得多。他並不是“腹內原來草莽”、“不通世務”,而是他厭惡賈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與之為伍。

    不願讀的文章也只是那些“聖賢”的說教和一文不值的科舉時文。“那管世人誹謗”,正表現了賈寶玉不苟且、不隨俗、獨立不遷的個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GA線如何轉接到只有USB口的機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