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二菇涼耶

    《客曉》全詩:“千里作遠客,五更思故鄉。寒鴉數聲起,窗外月如霜”。我在千里之外的異鄉羈旅,夜深的時候,外界沒有了嘈雜的聲音,獨自一個人,想起了遠方故鄉的家人。正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思念自己家鄉的親人,聽到了幾聲寒鴉的叫聲,不自覺的抬頭看見,窗外的月亮發出的白色月光,像霜一樣。全詩體現了詩人內心的無奈,思鄉的心境,夜深人靜的時候,詩人自己獨居異鄉,夜晚的孤獨讓詩人想起了家鄉的親人,倍感寂寞。主題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有異曲同工之妙。

    《早梅》全詩: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全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表現了早梅冰清玉潔之質。作者以梅自喻,展現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

    闕題:即缺題。因詩題缺失,後人編詩時標以“闕題”為名。這首詩所描繪的景物及其所表達的意境來看,不是寫自己山居的閒適,而是寫友人山中隱居的幽趣。清新自然,婉轉流暢,全詩按空間順序寫來,使讀者彷彿隨著詩人走訪了這位隱者的別墅。由遠及近,從外向裡而行。

    “道由白雲盡”,是說通向別墅的路是從白雲盡處開始的,可見這裡地勢相當高峻。這樣開頭,便已藏過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許多拖沓。同時,它暗示詩人已是走在通向別墅的路上,離別墅並不太遠了。

    “春與青溪長”,伴隨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時正當春暖花開,山路悠長,溪水也悠長,而一路的春色又與溪水同其悠長。為什麼春色也會“悠長”呢?因為沿著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無盡春色源源而來。青溪行不盡,春色也就看不盡,似乎春色也是悠長的了。

    三、四兩句緊接上文,細寫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詩人自己的喜悅之情。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這二句,要特別注意“隨”字。它賦予落花以人的動作,又暗示詩人也正在行動之中,從中可以體味出詩人遙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靜靜綻放的景象。此時,水面上漂浮著花瓣,流水也散發出香氣。芬芳的落花隨著流水遠遠而來,又隨著流水遠遠而去,詩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適,絲毫沒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傷情調。他沿著青溪遠遠地走了一段路,還是不時地看到落花飄灑在青溪中,於是不期而然地感覺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總括上面四句:開頭是用粗略的筆墨寫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細筆來特寫青溪,彷彿是把鏡頭裡的景物從遠處拉到眼前,讓我們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可以聞到花香水香。

    院子裡種了許多柳樹,長條飄拂,主人的讀書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來這位主人是在山中專心致志研究學問的。

    結末兩句,詩人仍然只就別墅的光景來描寫。“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這裡的“每”作“雖然”講。因為山深林密,所以雖然在白天裡,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環境的安謐,氣候的舒適,真是專志讀書的最好地方了。詩到這裡,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餘地,更增加了詩的韻味。

    全詩在人們的面前展現了一幅清麗幽美的山水畫卷,落英繽紛,青溪潺潺,花香馥郁,楊柳堆煙,無人卻有無限生機,無題偏給人以無窮美感。表達了詩人熱愛幽美自然,閒適心情,和志在讀書的情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滲透印怎麼加印油是加在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