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64316064609

    異體字就是跟規定的正體字同音、同義,寫法不同而能夠被正體字所取代的字,異體字的存在是漢字中較為普遍的現象.

    由來:由於漢字特有的造字原則和結構體制,創造它和使用它的人口眾多並且分佈的地面十分廣闊,加之漢字已有四千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因此,它所產生的異體字型別多、數量大,是理所當然的.

    影響:異體字的使用、流行,給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應用都帶來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整理異體字是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的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種用字習慣,即在書寫時本來有為A義專門造的A字,但寫作的人卻偏不寫A字,而是寫了一個與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間就構成了通假關係.

    那麼,為什麼明明有本字,為什麼作者卻不寫本字而要寫通假字呢?這個問題要從四個角度來認識.

    首先,正如前面所說,這是古人的一種習慣、一種時尚.比如“早”字,司馬遷也曾用過,但因古人經常習慣以“蚤”代“早”,所以司馬遷也未能免俗.筆者曾利用電腦統計,在《史記》中共出現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韓非子》中共出現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4次;《論衡》中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總的說來,時代越後,通假字越少,時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其次,唐代顏師古曾指出,古人在記錄語言時因“倉猝無其字”而用了個同音字代替.清趙翼在其《陔餘叢考》一書中說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第一個如此寫的人固然可以說的寫別字,但後人效尤,積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書經秦火而幾乎被燒光,直到漢惠帝才取消“挾書令”,並從民間徵集藏書.但所得甚少.漢代大多數的書籍是靠老年人將腦子裡所記憶的背誦出來,寫出來,重新“著之竹帛”.由於背誦時只記住一個字的讀音,未必能記住它的字形,因而記錄時必然會由於方言、口音的差異、記錄者的文化程度等影響,而將同一字記成不同的形體.

    第四,其實,古人好用通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認識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學者王念孫、王引者父子在《經義述聞》中常說的“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在文字.”他們認為“凡字之相通,皆由於聲之相近,不求諸聲而求諸字,則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聲音.”他們強調既有此音,即表此義,音即能表義.讀者讀出此音,聞者聽音則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規避大眾4s店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