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林擷英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同志是全國各族人民敬愛的總理。他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在青少年時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為興我中華而讀書。

    1910年夏,12歲的周恩來,跟隨伯父到東北奉天,先在鐵嶺銀崗書院讀了半年書,後來,轉入奉天關東模範學堂讀書。

    有一次,老師提出“為什麼讀書”的問題,要同學們回答。有的說“為了明禮而讀書”,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而讀書”,還有一個學生說“為了幫助父親記賬而讀書”,弄得鬨堂大笑。當老師問到周恩來時,他站起來響亮而嚴肅地回答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充分表達了少年周恩來要為祖國獨立富強而發憤學習的宏偉志向。

    1912年10月,關東模範學堂隆重舉行建校兩週年紀念會。當時,14歲的周恩來感慨萬分,揮筆寫了一篇《關東模範學校第二週年紀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明確寫道:“學生讀書應以擔負“國家將來艱鉅之責任”為己任。這篇優秀作文,收錄在《奉天教育品展覽會國文成績》一書中。

    後來,周恩來轉到天津南開中學讀書。他和同學們發起組織“敬業樂群會”。

    在會刊《敬業》上,他發表了許多詩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詩寫道:“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抒發了他憂國憂民和發憤圖強的情懷,表達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歲的周恩來,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遠涉重洋到日本留學。臨行時贈給同學一首詩寫道:“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富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決心鑽研社會科學,挽救國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種“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來改造當時的社會,即使壯志難酬,蹈海而死,也不愧為中華兒女,充分表現了他年青時代的遠大抱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春遊時玩的遊戲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