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 地下十三陵,地上明皇宮 歇後語: 十三陵的石頭——站慣了的;不光溜 十三陵的石人——站慣了的 十三陵的石人張大嘴——沒話 詩歌: 《頌十三陵水庫》 郭沫若 其
一 改變自然面貌, 造成湖水山腰。 高堤大壩鎖長蛟, 不準龍王亂跑。 勇士堂堂十八, 光榮榜上名標。 英雄人物看今朝, 十萬大軍歡笑。 其
二 領袖帶頭挖土, 人民不亦樂乎! 三山五嶺齊歡呼, 苦戰何能算苦? 要與洞庭比美, 昆明湖水不孤。 煌煌五字垂千古, 曰“十三陵水庫”。 (十三陵門票背後就印著郭文豪的這兩首大作~) 十三陵水庫(二首)(一九五八年) 葉劍英 一 十萬愚公勢莫當, 移山擋水築堤防。 朝陽赤幟平沙幕, 一幅詩圖一戰場。 二 萬眾歡呼毛主席, 普通勞者出堤旁。 一鋤一簍成規範, 創世人人動手忙。 《好事近》 納蘭性德(清)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 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 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 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沁園春·再訪十三陵》 陳明遠 百侶遊蹤,歌翻碧浪,舞引薰風。念平生所愛,紅巖翠柏,少年壯志,海闊天空。水庫情深,陵園恨重,血汗澆來春意濃。驚雷動,將山川洗淨,笑引長虹。 青春烈火正熊,春豈在溫房草木叢?願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錚錚硬骨,強似蒼松。一往無前,萬難不屈,偏向懸崖攀絕峰。仰頭望,把紅旗高舉,直上雲中。 顧炎武《恭渴天壽山十三陵》詩:“康昭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顧炎武在四十七歲(1659,清順治十六年)時,來到北京,開始對北京的一些文物古蹟,尤其對明陵、長城區域,進行了反覆的考證。 顧炎武對十三陵的考證結果,大都反映在他的《昌平山水記》裡。這本書早已校訂出版,為我市文物界所熟知,所以不再贅述。他在考察十三陵後寫的數首有關十三陵的詩中,有一首《恭謁天壽山十三陵》長詩(寫作日期不詳),同樣是我們瞭解十三陵的邊界、建置、當時的狀況,以及作者謁十三陵的情況和心情的珍貴資料。 “東趾據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盧龍”、“黃花”均為地名。這兒把十三陵的位置,寥寥數語說得一清二楚。 “右獻(陵)左次景(陵),裕(陵)茂(陵)迤西旁。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維康(陵)。永陵在東南,規模特恢新。碶石為玄犀,丹青煥雕樑。昭(陵)近九龍池,定(陵)依昭左方。其制亦如永(陵),工麗愈孝(陵)長(陵)。慶(陵)居獻(陵)西隅,德(陵)奠永(陵)東岡。環山數十里,松柏參天蒼。”這兒敘說了除思陵以外十二陵的位置。 “康昭二明樓,並遭劫火亡。定陵毀大殿,以及東西廊,餘陵半無門,累甓仍交親。”“行宮已頹壞,御路徒荒涼。每陵二太監,猶自稱司香。人給地數畝,把耒耕山場。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從這兒使我們看到了清初時,十三陵的荒涼景象。 至於崇禎的思陵,寫道:“天禍降宗國,滅我聖哲王。渴葬池水南,靈宮迫妃殤。上無寶城制,周幣唯磚牆。下有中涓墳,陪葬義所當。殿上立三主,並列田娘娘。問此何代禮,哽咽不可詳。麥飯提一簞,棗榛提一筐。村酒與山蔬,一一自攜將。下階拜稽首,出涕雙浪浪。”作為參加過抗清鬥爭的顧炎武,看到象徵漢族統治
俗語: 地下十三陵,地上明皇宮 歇後語: 十三陵的石頭——站慣了的;不光溜 十三陵的石人——站慣了的 十三陵的石人張大嘴——沒話 詩歌: 《頌十三陵水庫》 郭沫若 其
一 改變自然面貌, 造成湖水山腰。 高堤大壩鎖長蛟, 不準龍王亂跑。 勇士堂堂十八, 光榮榜上名標。 英雄人物看今朝, 十萬大軍歡笑。 其
二 領袖帶頭挖土, 人民不亦樂乎! 三山五嶺齊歡呼, 苦戰何能算苦? 要與洞庭比美, 昆明湖水不孤。 煌煌五字垂千古, 曰“十三陵水庫”。 (十三陵門票背後就印著郭文豪的這兩首大作~) 十三陵水庫(二首)(一九五八年) 葉劍英 一 十萬愚公勢莫當, 移山擋水築堤防。 朝陽赤幟平沙幕, 一幅詩圖一戰場。 二 萬眾歡呼毛主席, 普通勞者出堤旁。 一鋤一簍成規範, 創世人人動手忙。 《好事近》 納蘭性德(清)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 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 休尋折戟話當年,只灑悲秋淚。 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沁園春·再訪十三陵》 陳明遠 百侶遊蹤,歌翻碧浪,舞引薰風。念平生所愛,紅巖翠柏,少年壯志,海闊天空。水庫情深,陵園恨重,血汗澆來春意濃。驚雷動,將山川洗淨,笑引長虹。 青春烈火正熊,春豈在溫房草木叢?願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錚錚硬骨,強似蒼松。一往無前,萬難不屈,偏向懸崖攀絕峰。仰頭望,把紅旗高舉,直上雲中。 顧炎武《恭渴天壽山十三陵》詩:“康昭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顧炎武在四十七歲(1659,清順治十六年)時,來到北京,開始對北京的一些文物古蹟,尤其對明陵、長城區域,進行了反覆的考證。 顧炎武對十三陵的考證結果,大都反映在他的《昌平山水記》裡。這本書早已校訂出版,為我市文物界所熟知,所以不再贅述。他在考察十三陵後寫的數首有關十三陵的詩中,有一首《恭謁天壽山十三陵》長詩(寫作日期不詳),同樣是我們瞭解十三陵的邊界、建置、當時的狀況,以及作者謁十三陵的情況和心情的珍貴資料。 “東趾據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盧龍”、“黃花”均為地名。這兒把十三陵的位置,寥寥數語說得一清二楚。 “右獻(陵)左次景(陵),裕(陵)茂(陵)迤西旁。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維康(陵)。永陵在東南,規模特恢新。碶石為玄犀,丹青煥雕樑。昭(陵)近九龍池,定(陵)依昭左方。其制亦如永(陵),工麗愈孝(陵)長(陵)。慶(陵)居獻(陵)西隅,德(陵)奠永(陵)東岡。環山數十里,松柏參天蒼。”這兒敘說了除思陵以外十二陵的位置。 “康昭二明樓,並遭劫火亡。定陵毀大殿,以及東西廊,餘陵半無門,累甓仍交親。”“行宮已頹壞,御路徒荒涼。每陵二太監,猶自稱司香。人給地數畝,把耒耕山場。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從這兒使我們看到了清初時,十三陵的荒涼景象。 至於崇禎的思陵,寫道:“天禍降宗國,滅我聖哲王。渴葬池水南,靈宮迫妃殤。上無寶城制,周幣唯磚牆。下有中涓墳,陪葬義所當。殿上立三主,並列田娘娘。問此何代禮,哽咽不可詳。麥飯提一簞,棗榛提一筐。村酒與山蔬,一一自攜將。下階拜稽首,出涕雙浪浪。”作為參加過抗清鬥爭的顧炎武,看到象徵漢族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