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蘭星

    曾經有個人做過心理學實驗,後又一己之力打破自己的論斷。

    那就是上一個世紀現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

    漢斯•艾森克教授(HansJürgenEysenck),他一生致力於來量化人性中間的某些因素,對於星座與性格的關係,他有過有趣的實驗。

    艾森克人格調查表是著名的心理學量表,每個量表有50多個不同的描述,接受調查者需要給每一個描述選擇“是”或者“否”。

    最早的星座實驗

    根據古老的占星學傳說,十二星座中每個都各有自己的“性格”,出生在這一星座下的人都會受到星座的影響。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麼?艾森克決定做一個心理學實驗。

    艾森克和著名的英國占星學家傑夫•梅奧聯手做了一個人格調查。梅奧幾年前開辦了一個占星學院,有全世界範圍的學生。他們從中間選擇2000多個人自願加入了調查,他們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並且完成艾森克人格問卷。

    結果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這些人的性格特徵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星座與外向有關的人在外向特質上的得分的確要比其他人高一些;

    與土象星座的人相比,三個水象星座的人在神經質特質上的得分也明顯要高出一截。

    重新實驗與逆轉

    在占星學界為之鼓舞,為艾森克獻上鮮花和掌聲的時候,艾森克總覺得不對勁:

    似乎這個實驗結果有地方存在問題。

    於是艾克森認真地檢查了一遍實驗的步驟和變數。

    發現上一批接受實驗的人大多是相信星座的人。

    如果星座真的能影響人的性格的話,即使人們不知道星座,星座也會起作用才對。

    有了這個想法,艾森克組織下一個實驗:實驗的物件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係。這一次,調查結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質兩個特質上的得分跟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相關。性格與星座毫無關係!

    這個實驗結果狠狠打擊了占星學界,他們原來認為是“占星學的代言人和保護神”竟然突然倒戈一擊。

    慌亂之下,占星學界給出了他們的解釋: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展出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針對這個辯解,艾森克開始第三次實驗:這一次他選擇的調查物件是成人。這些調查物件對占星學的瞭解程度深淺不一。結果發現,如果調查物件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的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調查物件對占星學沒有太多瞭解,他們的問卷結果跟占星學傳說就不那麼一致了。

    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結論已經相當明確:並不是因為星座,才有了性格。而是因為相信星座,才有了類似星座的性格。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

    簡單來說:人們真的會變成自己覺得“應該成為”的人。心智模式對我們的改變,實在是太強大了。

    打破自己

    比打破過去的定式來說,打破自己更難。

    這意味著承認自己是錯的,放棄過去的一切,才能站在真理這一邊。

    艾森克就是這麼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他的一生,那一定是:

    “我只站在真理這邊。”

    打破過去的艾克森如同鳳凰一樣重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七大魔女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