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敬老、孝老、愛老、讚頌老人的名言;格言;諺語:1、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2、爹孃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意思是:孝子奉養啊,快樂的心,不違揹他的意願。出自《禮記》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大尊尊親屬,其次不辱,這下能養。出自《禮記》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不知道啊。一則以喜,一則因為害怕。出自《論語》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意思是:孟武伯問孝,孔子說:“父母希望他們的疾病擔憂。”出自《論語·為政》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意思是:父母所愛的也愛他,父母的所敬也尊敬他。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可以執行在掌管天下。12、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13、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14、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15、我看見過捱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16、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17、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擴充套件資料關於敬老愛老的故事一、忠孝雙全出自二十四孝。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遊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忠孝名。二、上書救父上書救父是一個歷史典故,主人公是漢文帝時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關於敬老、孝老、愛老、讚頌老人的名言;格言;諺語:1、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2、爹孃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意思是:孝子奉養啊,快樂的心,不違揹他的意願。出自《禮記》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意思是:大尊尊親屬,其次不辱,這下能養。出自《禮記》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意思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不知道啊。一則以喜,一則因為害怕。出自《論語》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意思是:孟武伯問孝,孔子說:“父母希望他們的疾病擔憂。”出自《論語·為政》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意思是:父母所愛的也愛他,父母的所敬也尊敬他。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可以執行在掌管天下。12、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13、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14、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15、我看見過捱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16、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17、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擴充套件資料關於敬老愛老的故事一、忠孝雙全出自二十四孝。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遊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忠孝名。二、上書救父上書救父是一個歷史典故,主人公是漢文帝時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