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情感助理師
-
2 # 美食的風聲
媽媽帶和奶奶帶的孩子,區別還是很大的。
奶奶帶孩子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吃飽穿暖,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行為習慣等等是完全忽視的,奶奶帶還有個缺點,特別容易寵溺孩子。
奶奶帶孩子是隔代教育,兩代人,年齡層懸殊太大,奶奶就算有心教育孩子,也跟不上現代人的思路。
小區裡孩子們一起玩的,如果是爺爺奶奶帶的,絕大部份都驕橫無禮,愛頂撞大人。
媽媽管教孩子有更多精神上的交流,因為受教育程度比奶奶高,平時傳授孩子知識都是潛移默化的,孩子的品行會很端正。
媽媽帶孩子,會注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發掘孩子的天份特點,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生活壓力太大,媽媽們想全職帶孩子在當今社會已成了奢望,建議媽媽們儘量多陪伴孩子,別完全把孩子丟給老人。
-
3 # 馮塵
“二胎”放開以後,孩子的出生率提高了很多,只是誰“看孩子”的問題也難倒了很多人。
單位同事莉莉,生完二胎後,仍讓婆婆來看孩子。婆婆已年過七旬,精力和體力也大不如從前。“婆媳”之間,時不時為一些小事鬧掰了,但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讓老人看孩子。
莉莉自己帶孩子時,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小孩就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哭不鬧,臉上的肌肉總是放鬆的,對人沒有戒備的心理,更能融入到大環境中。
反之,婆婆帶小孩時,只是把孩子放到小車內,在小車內放一些玩具和零食,只要孩子不哭就萬事大吉。孩子經常皺著眉,表情凝重,能明顯看出孩子的不開心。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權衡再三,讓婆婆看孩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不知不覺中,婆婆受了累,孩子受了屈,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現實。
姐姐與姐夫(河南人)是大學同學,結婚後在北京落戶。婆婆只有五十多歲,但為了看孩子,還是毅然決然辭去了河南老家的工作,來到北京為姐姐一家看孩子。
可能與工作經歷有關,婆婆做事幹練、利索,不僅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孩子也照顧的極好。
聽姐姐說,婆婆每天都為孩子寫食譜,定點餵飯、休息,還經常為孩子講故事。姐姐下班後,什麼都不用操心,只是逗逗孩子,成了“閒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願的勇氣。
姐姐與婆婆相互信任,會將自己的需要明確告訴婆婆;婆婆理解姐姐,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後,便死心塌地的幫姐姐。
梳理清各自的界限之後才能用更明確的態度對待他人。
大學同學小顏,自從生完孩子,便當起了全職太太。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自己有了時間,便想出去工作。迫於現實,只能讓婆婆來帶孩子。
同所有媽媽一樣,小顏也有顧慮,可是現實只能如此,她無從選擇。
但小顏漸漸舒心了,她發現讓婆婆帶孩子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孩子的適應力極強,老人耐心比年輕人強,婆婆的到來為孩子傳遞了另一種更飽滿的人生經歷,豐富了孩子的認知,祖孫二人相處的極為融洽。
孩子是每個媽媽的掌中寶,但“放手”是每位媽媽的必修課。
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只有經歷這個過程,孩子才會蛻變成“大人”。
我們要學會去引導、去爭取、去改變,要去主動適應這個社會,而不是被動的等待,等待別人發現你的變化,等待別人滿足你的要求。
尊重經歷的每分每秒,用它來讓自己變得更好,讓生活豐富一點,多幾縷色彩。
回覆列表
你好,這個問題不能決對而論。一些有知識有追求的奶奶帶的孩子也挺優秀的,有的沒有素質的媽媽帶的孩子也挺糟糕的。所以要看具體帶孩子這個人本身的涵養和素質。因為孩子是張白紙,帶他的人怎麼教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所以一個家庭真的重視教育,為孩子著想的話,還是讓家裡最有素質涵養深的人帶孩子是最好的。個人認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