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觀正

    既然稱為前任,那麼肯定最後沒有在一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結局並沒有大團圓。

    2018年第一部現象級影片,它一定是有某些過人之處。換句話說,稀缺性。我認為這是一部比較少見的中國產性喜劇。裡面笑料很足,而且充斥著大量細思很汙的內涵段子。男女豬腳也許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這個我也不是很懂。場景接地氣。主創們塑造了一個整天擼串、吃火鍋、逛夜店的、又對女主角飽含深情的都市型男形象。

    這類片子,比較成功的典型是前幾年甯浩的《心花路放》。該片於2014年上映,總票房也高達11.67億。

    《前任3》裡比較出彩的一點,是對當下年輕人依賴社交軟體的調侃和表述。在男1和女1的情感糾葛中,刻畫得最細膩的,不是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倒是他們在微信上那種欲說還休、掙扎彷徨的細節。這些細節擊中了很多人的笑點和淚點,可以說是相當與時俱進了。

    儘管如此,它並不能算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從某種角度來看,《前任3》的成功,更像是傳播學意義上的成功,而不是電影本身的成功。無論從鏡頭語言,敘事節奏和其內容意義來看,它都不是一部值得回味的作品。

    等我們回過神來,我們會發現《前任3》裡拙劣的愛情觀比比皆是。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充滿了消費主義愛情觀的故事。消費主義愛情的核心觀念就是等價交換,不好就換。

    比如說,有一句臺詞,“女人的黃金期就這麼幾年”,所以一定要趁著這段時期找一個價值相等的男人。過了這幾年,您可就得掉價了,到時候就找不到更好的了。

    電影裡有一段戲:男2和女2分手後攢了一個了斷局,兩人約在酒吧,把之前給對方買的東西一一交還。每拿一樣東西,就算出該物品的價格,如果誰拿出的東西價格低了,就補差價,或者喝一杯酒作罰。

    這幕場景看起來喜劇又浪漫,其實骨子裡是等價交換的愛情觀。我用一雙2800的皮鞋,換你5000塊的錢包。沒有說出來的是,我用幾年的青春美麗,換取你事業成功的愛和照顧。有差價怎麼辦?欠債的一方補償。

    男1和女1的愛情死的不明不白。

    他們為什麼不挽留對方?其實也可以解釋。因為相對於“去愛”,他們更在乎另一件事:被愛。

    艾利希·弗洛姆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人們對於愛的觀念,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被愛,而不是如何去愛。去愛是需要能力的,需要你本身是一個充滿積極創造性的人。而被愛則需要證明你足夠有吸引力。

    男1和女1分手後,堅決不肯先打破僵局,因為“誰要是先聯絡對方就輸了”。這裡輸的是什麼?輸的是你沒有對方“值得被愛”。只有被愛的人有資格不聯絡對方,三天不回微信。而去愛的人呢,不僅要付出時間金錢,還要放得下自尊。這很難。愛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被愛則容易多了。

    所以,真正讓男1和女1分手的原因,不是愛的不夠深,不是放不下自尊,也不是種種陰差陽錯的錯過,而是他們都是等著被愛的人,而不是有能力去愛的人。

    最後,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當然也有打動人的地方。但與其說是男女主人公的遭遇令人感動,倒不如說是觀眾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併為之而觸動。

    關於前任,這本身就是個足夠虐心的主題。坐在我身後有一對男女,女生在後半個小時就不斷的哭泣,男生則很堅強的護著她(搞不清楚是前任、現任,還是下一任)。我相信那些看了電影而流淚的人,都有自己的感觸。那感情也是真摯的。

    可是,為什麼要用失去來衡量愛情?為什麼一定要用心痛的烈度,來作為愛情強度的證明?

    是枝裕和導演的《比海更深》裡有這麼一段話,人啊,總是在懷念過去,或者憧憬未來,總是抓不住眼前的幸福。

    過去可以懷念,但不要挽回。就讓它隨風而逝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古學家如何清理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