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韻軒書法
-
2 # 翰墨書道
估計題主說的草書的“意法”,可能就是指的書法家在創作作品是的感情投入,這是書法創作最高階的階段,非技法爐火純青,隨心所欲而不能為之。
我們學習書法在沒有入門進入創作層次,所學的就是技法和字形,技法是表達字形的技法,字形是對應技法的結果。在此階段,是很難談得上是書法藝術的,因為我們的作品還處於無我階段,還做不到將自己的審美理想和情感融入作品的存創作中,一一點一畫甚至空間處理,所講究的都法的精準表達。
這有些像我們學習語言類似,是在努力掌握更豐富的詞彙或將這些詞彙的按照一定方式組合的技巧的階段,只有我們能夠將這些字詞依據自己的內心表達時,才是真正的目的,才能真正藉助語言要素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草書書法能夠表達書法家自己的審美理想,唯一技法嫻熟才有可能。
實際上,草書中的所謂的“意法”表達,就是書法家在創作作品前一定階段或者對作品文字內容理解認識獲得的感覺,包括創作過程中的環境與自己的狀態,都可能影響或左右書法家對意的表達。說白了,就是書法家對作品創作或者對書法藝術的感情投入的結果以及這種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現。
-
3 # 浮壹白
敬畏書法,敬畏先賢。但不要迷信、過度解讀、不要聽風就是雨。就算有哲學、宗教之類說法,也是先有寫字這件事,才有哲學。哲學本身的任務是解釋自然的現象。
筆法的理論是極理性的東西,也是極科學的東西。筆或軟或硬,墨或稠或稀,紙或光或糙。三者在不同程度的影響點畫的形質,對紙筆墨諳熟之後,點畫形質(排除性情部分)幾乎就可以預見了,就像大廚烹飪佳餚,辣多放多少,鹽放多少,在大廚的眼中菜的口味和品相一樣可以預見的。一個點,一個豎,一個圓轉,一個方折,以及所有出現的點畫形質,在行家手中都是可以透過不同手法達到的。
字法,結構本身來自於漢字本身的寫法。把字寫正、寫穩是初學者的必修課。字勢則是更高階段的追求,結構的變化、陰陽關係更多的攝入一個人的個性、世界觀。筆法理論因為是理性的所以可以總結。字法理論因為更多的是感性的成份,所以不容易總結。硬要去總結往往容易教條。
情感的加入讓筆法、字法、章法乃至氣息,多了很多的不可預見性,不可預見性讓行家的作品中出現了或靈動、或厚重、或勁爽的線條,真可謂神來之筆。當然這是厚積薄發的結果。如果換成外行操筆,則是滑、弱、飄的弊病。
學書法最重要的是明理,思考有時候比動手更重要。天賦和積學有時候真正打破了很多人的書法家夢想。
從樓主所貼出來的字來看,或許已經有一定時間的臨池經歷,但離入門還有距離。筆畫飄,結構也不古。如果想更快的進步,除了臨摹的書寫量要上去,還要多動腦筋(這話對於有的人其實是白說,不喜歡動腦筋的人很難讓他愛上動腦筋),要讓腦袋感覺到疲勞(過來人知之)。
不好意思,胡扯八扯,我也不懂“意法”是什麼,扯了很多不相關的話,請方家指正。
回覆列表
草書的意法,個人認為可以理解為以意馭法,屬於創作精神層面的。這個意可以理解為意識、意念、意境。
以意馭法是建立在掌握精熟技法基礎之上,就像作文一樣,有好的立意,好心中心思想,需要有高妙的寫作技巧,好的文字語言來向人們訴說。
書法藝術在前期,必須學習古人的書寫相關技法,待到熟練掌握多家書法線條的藝術語言表達方式後,就可以為"意″所用。達到以意駛法,法隨意變。隨意揮灑不逾法度的境界。用寫意來表現心中的審美意識。
王慈草書《汝比帖》。“意″氣十足,以"意″馭法,以"意″為主,以"意″取勝。(見圖)。
此帖信筆直書,不計工拙。筆速較快,果決乾淨。剛柔相濟,富有彈性。縱橫姿肆。節奏感強烈。梁陶弘曾雲:"比世皆高尚子敬,不復有元常,逸少亦然。″
王慈(451一491),字伯寶,南朝齊臨(今山東臨沂)人,王僧虔之子,官至侍中、冠軍將軍、司徒左長史。擅長隸書和行書。
(上圖書法作品為王慈所書,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