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庸人良品
-
2 # 來看世界呀
重核聚變是現代人類研究的可控核聚變的進一步形式,可以利用碳、氧等質量分數遠在氫之後的元素,使其發生核聚變釋放巨大的能量。
現代人類研究的可控核聚變利用的是氫的同位素氘,這種元素的核聚變相對更容易實現。宇宙的幾種基本力中,引力是相當弱的,庫倫力卻十分的強,元素核都是帶正電的,同性相斥,相互之間的斥力遠大於引力,並且距離越近,斥力越大,要使它們發生核聚變,條件就十分的苛刻,需要在相當高的反應溫度(至少也得一兩千萬度)和壓力下進行,目前中國可控核聚變研究的目的是實現2億攝氏度的反應溫度,而目前還只是實現了1億度條件下的核聚變,反應時間還是很短,不足以實際應用。
氫元素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有恆星最內部進行的主要都是氫的聚變,在恆星演化的後期,內部壓力進一步增大、溫度進一步升高的時候,元素核的熱運動更加劇烈,使得較重元素有了克服庫侖斥力相互猛烈碰撞發生核聚變的可能。元素核越重代表其電荷數越大,越難以發生核聚變。所以不管怎麼說,流浪地球中的重核聚變一定是現代人類氘聚變投入實際應用後對已有技術進行改造後才能達到的。
流浪地球中設定是用石頭當燃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是在實現了可控核聚變後是相當魔幻卻又真實可行的,石頭內多含矽酸鹽/碳酸鹽,含有大量原子序數在氫之後但又在鐵之前的元素,是可以在高溫下成為等離子態並且發生核聚變釋放能量的。
大家好!輕核聚變我們都有所耳聞,就是氫彈。
重核聚變原理差不多,但是要困難很多。一般認為,氫聚變成氦原子,同時大概有30%的質量轉換成能量。而氦聚變成碳原子,同時有更多的質量轉換成能量。碳聚聚變成鐵原子,當然釋放的能量更大。而鐵原子結構相當穩定,一般不會再發生聚變反應,所以到這個程度恆星會出現塌縮。或變成中子星,或變成黑洞。
《流浪地球》里人類用岩石作為聚變的原料,搞不懂!或許理論上根本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