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初之心3
-
2 # 飛刀47號
不多說廢話,自己看案例
2008年北京二環內房子均價1.5萬每平米,2017年達到每平米13萬,2018年回落到10萬每平米。如果您在2008年購買一套北京二環內100平米的房子,花費150萬,首付45萬,貸款105萬。到了2018年房子價值1000萬,不考慮房貸的情況下,相對於初始投資45萬,十年收益率超過20倍,年化200%收益率!
現實中哪裡去找如此高收益的買賣!你說買房是不是早買早好?
六個荷包買房,不是簡單的購房,也是一種份額投資…如果我50萬,去理財,年收益才5%左右。如果我們幾個人聯合炒房,收益得翻多少倍!
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有錢人都去買房…哪怕你供給量再大,架不住所有人買買買…!因此,增大供給平逆房價就是一個笑話。
根本就是要打破這種,買房必賺的邏輯和預期。只有這樣,資金才不是一直流入房市,房價才不會一直不停漲。
-
3 # 村夫53210861
06年我在金沙港灣買房,3040一平米(套內),14年在金沙港灣買第二套,9600一平米(套內),現在同事託我去看中介提供的金沙港灣二手房房源,已經飈升到13500元上下。誰吃虧一目瞭然。
-
4 # 孟祥遠
目前的形勢來看,剛需的話,就要早上車,越早買房越好。投資的話,專案間多對比,因人因專案而異。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具體分析一下。
先房價的整體趨勢還是不錯的。由於樓市為分類調控,所以多輪調控下來,現在的房價情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熱點的一二線城市,在限售限價限購的多重調控下,房價上漲的速度沒有12年到16年這麼快了,趨於穩定,波動不大。第二類是非熱點的三四線城市,隨著熱點城市人口的溢位,城建利好逐步落實,價格賬上很快,一些經濟基礎較好,產業有支撐的城市有上漲的空間。
剛需看需求,投資看趨勢。
先說剛需,因為是剛性需求,所以早上車沒有問題。價格上揚的情況下,買房作為一種投資型的消費,能保值能帶來收益,也滿足了生活需要。就算房價上漲的沒有達到你的預期,升值有一些貶值,最多是有一些懊惱,終究還是要住,要買的。
再說投資,投資的核心是判斷,如果判斷房子會漲價,那麼越早買房越好,如果判斷房子會降價,那麼久不用著急買房了。那這就要看城市了,投資的是哪個專案,哪個區域。一二線城市的話,我們看新房的價格比起二手房的價格還是低的,不用擔心有價無市。主要是因為政策限價,享受著政策紅利,所以入手保值是沒有問題的。三四線城市的話,如果這個區域整體經濟不錯,有產業支撐,交通便捷,能享受周邊大城市的紅利和利好輻射,人口也是流入的,看漲入手。如果覺得未來有風險,那麼就要謹慎了。
最後回答下題主描述裡面的問題,早早買房的人現在都怎麼樣去了。早早買了北上廣深南京等一二線城市的,應該都賺了一筆,翻倍的也不在少數。早早買了三四線城市的,如果買的是有產業支撐的正向經濟發展的城市,賺的也不少。
回覆列表
年輕的時候稍微有點經濟基礎的,越早買房越好。
年輕人,消費意識大於理財意識,大學畢業進入社會,開始的時候比較享受生活。但是,到了談婚論嫁,三十而立的時候,當對方提出需要一個安身立命的載體--房子的時候;當小夥伴們住在自己幸福的家裡,而自己還是靠著租房漂泊不定的時候,悔不當初。
早早買房,大部分年輕人首付都會進行借貸,借了親戚朋友、小夥伴的錢。那麼,生活就有了壓力,有壓力反過來就會有動力。借錢不單純的是借錢,還是欠對方的人情,就要想著儘早的還清借貸。這樣,就會好好工作、努力奮鬥,透過自己的拼搏,還清借款、事業上升,積攢著自己的房子,這樣的人生是何其的豐滿,不是空虛的度過。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年輕的時候就是要給自己點壓力,早早買房是一個途徑,給自己一個過上幸福安穩生活的奔頭,並努力去實現,在三十而立之時不會有太大的買房壓力,那時享受著奮鬥的成果,才不會有太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