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84034300502

    執中:有兩重含義。第一,執:拿著,可引申為“憑藉”意;中:方位上的“中間”,特指洛陽地處中原的特點。執中:憑藉中原有利的地理優勢,發展中原,逐鹿中原。第二,執:執著;中:做人、做事要達到的某種最佳狀態。執中:做人、做事都執著於追求一種最理想的境界和最佳狀態,那就是“中”(和“不中”相對)。 致和:致力於構建和諧,並達到一種和諧。“中”從本義上講就是一種和諧,與東西南北遙相呼應且不偏不倚。“中”所達到的最佳狀態和理想境界也是一種和諧。“中”的文化其實就是“和”的文化。“執中”為了“致和”,“執中”可以“致和”,“執中”才能“致和”。 “執中致和”的理念,在我們傳統文化中除了作為“理想追求”、作為“做人準則”、作為“做人態度”之外,在中醫學說中,有廣泛運用。“執中”,首先反映於中醫的治療原則。中醫診病不僅要“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並且要“觀過與不及之理”,然後採取各種調平的具體對策。“執中”,首先就是要調平陰陽,這個陰陽既包括天、地、人這個大環境,也包括人體這個小世界。如果把“執中”作為中醫學思維的基點和認識上的方法學的話,其目的就是,求“和”,亦即“致和”。和平、和諧、調和、中和、協和、平和等,皆是要“和”,“和”就是中醫學的目的。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執中致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理念。 “執中致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資源。因為“和”,指的是協調不同聲音,構成美妙的樂章。當人們認識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事物發展規律後,便逐步向認識、政治法律、倫理道德、心靈審美各領域拓進,將利益不同、信仰各異、政治要求不同的力量協調起來,以實現國安民悅的“天下和”的目標。 “執中致和”也體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方法論。這就是各級領導幹部要以其中直之性和中節之情,實行合乎中道的法律制度,讓社會矛盾中的各方各得其位,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各張其性,和諧相處。 不容置疑的是,今天我們運用“執中致和”的思想資源服務於構建“和諧社會”時,必須注意克服“執中致和”的主客觀的歷史侷限性,使它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歲了還可以創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