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犢牛出生後應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儘快使犢牛呼吸,防止將黏液吸入氣管和肺。如果發現犢牛在出生後不呼吸,可將犢牛的後肢提起,使犢牛的頭部低於身體其他部位,或者倒提犢牛,拍打其背部,使黏液排出。倒提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內臟的重量壓迫膈肌妨礙呼吸。一旦呼吸道暢通,即可進行人工呼吸(即交替地擠壓和放鬆胸部)。

    一旦犢牛呼吸正常,應立即將注意力集中在肚臍部位。犢牛的臍帶有時自然扯斷,多數情況下,殘留在犢牛腹部的臍帶有幾釐米長。若沒有扯斷,應在距腹部8~10釐米處剪斷臍帶,擠出臍帶內的黏液,用5%碘酒對臍帶及其周圍進行消毒。

    多數奶牛場採取儘量減少母牛接觸犢牛機會的做法,用乾毛巾擦乾犢牛身上的黏液,並儘快將犢牛與母牛分開。也有人認為犢牛第一天吃初乳最好直接從母牛乳房吸取,產後第二天將犢牛與母牛分開,此時可讓母牛舔幹犢牛身上的黏液。可刺激犢牛呼吸,加強血液迴圈,促進母牛子宮收縮,及早排出胎衣,但也會造成母牛戀子,導致擠奶困難。

    要剝去小牛的軟蹄,然後進行稱重、編號和填寫記錄卡。犢牛欲站立時,即應幫助站立,送進犢牛欄,喂初乳。初乳可以使犢牛獲得被動免疫,有利於胎便排出,具有殺菌作用。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必須以完整的蛋白質形式吸收才有價值。犢牛出生時腸壁的通透性很強,初乳中Ig可直接透過腸壁以未被消化的狀態吸收,但隨著消化道功能的完善,這種能力迅速消失,並且初乳中Ig濃度隨時間的推移迅速下降。生產中一般要求第一次初乳在犢牛出生並開始正常呼吸後立即餵給,最遲不應超過出生後1小時;第二次飼餵應在出生後6~9小時。如果第一次飼餵延遲,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增加飼餵次數以使犢牛獲得足夠的抗體。飼餵初乳前不應飼餵其他任何食物。如出生24小時後才飼餵初乳,犢牛因未能儘早獲得抗體而發病率升高以至死亡率升高。第一次飼餵初乳1~1.5千克,以後隨食慾提高而提高;出生的當天飼餵3~4次,日喂量為犢牛體重的8%,以後每天3次,5天后可喂常乳。擠出的初乳應立即喂牛,如奶溫下降,需水浴加溫至38~39℃再喂,奶溫過涼可造成犢牛下痢,奶溫過高,則過度刺激導致犢牛發生口炎、胃腸炎或犢牛拒食。喂初乳後1~2小時,應給犢牛飲溫開水。

    犢牛出生兩天後應檢查是否有肚臍感染。正常時臍帶周圍應當很柔軟,肚臍感染的犢牛則表現出沉鬱,臍帶區紅腫並有觸痛感。臍帶感染可能很快發展為敗血症,引起死亡。正常情況下,經過15天左右的時間,殘留的臍帶幹縮脫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typec資料線驗證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