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由於土層增厚,喜光耐旱的草本植物侵入(如墊狀生長的狗景天的侵入),形成緻密的草本植被。進入草本群落階段,土壤增厚更為迅速,有機物積累進一步增多,其後杜鵑、繡線菊等灌木相繼侵入定居,形成灌木欉林,土壤也由強酸性變成弱酸性。

    接下來,經過一個短期的陽性喬木林,便轉入由中性和陰性樹種構成的喬木階段,如紅松、沙松、紫椴等。當這些喬木高過灌欉以後,原來喜光的陽性灌木逐漸被陰性灌木所代替。至此,演替由灌木群落階段進入喬木群落階段。當紅松和某些闊葉樹種組成的針、闊葉混交林成長起來時,一個與當地氣候相適應的,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的頂極群落便告形成。

    中國東北針闊葉混交林區裡山嘯後產生的亂石窟,是由許多大小不等的堅硬石塊堆積而成。裸露光禿的石面,既無土壤,也無生物繁殖體,屬於原生裸地,在這種裸地上發生的演替可作為原生演替的例項。裸露的岩石上光照強烈,溫度變化劇烈,因無土壤而不能儲存水分和養料。最初在這種環境中出現的植物是耐瘠薄、抗乾旱,並能固著在巖面上的殼狀地衣,葉狀地衣和矮小的紫萼蘚等。岩石著生了這類矮小緻密的群落以後,地衣和苔蘚既可阻留風雨帶來的細土粒,又能透過分泌有機酸類腐蝕巖面,從中溶解出一定的無機鹽類。更重要的是紫萼蘚的枯萎莖葉又給這薄薄的土壤增添了有機質。隨著土層的增厚(1~5㎜),喜光的垂直蘚侵入定居下來,成年累月形成厚達4~7㎝厚的苔蘚層,苔蘚層下的土壤也增厚到3~4㎝。至此,原來裸露的巖面已被苔蘚層所覆蓋,生態環境大為改善。以上為原生演替的地衣--苔蘚階段。

    由於先鋒植物的繁衍,改變了群落的生態環境。新的生態環境反而不利原有植物的生長,但卻為他種植物的侵入和定居創造了條件。以此為動力,演替由苔蘚地衣階段經草本群落階段、灌木群落階段,最後進入與環境相適應的喬木群落階段即演替的頂極群落階段。此時,生態系統進入頂極穩定狀態。

    在生態系統的演替過程中,伴隨著環境的變化和植物群落的演替,例如在高寒或乾旱區,演替只會停留在苔蘚地衣群落階段或草本植物群落階段或稀疏灌欉階段。在強烈的自然或人為因素干擾下,還可能發生逆向演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獲得四次十大勁歌金曲,三次全球華人至尊金曲得主黎明的唱功到底有多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