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間史

    太初黑洞是由外部的壓力產生的。而黑洞是由於恆星引力坍縮產生的。也許你還是不太懂,所以還是讀完下面的文章就懂了。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黑洞是由比錢德拉塞卡極限大的恆星在其燃燒盡之後,由於引力坍縮而產生的黑洞!比如說像太陽的質量一樣的恆星就比錢德拉塞卡極限低,所以坍縮之後可以變成一個白矮星,要是十個太陽質量的話可以坍縮成一箇中子星。那要是三十個太陽質量的恆星的話,就比錢德拉塞卡極限大了,所以可以坍縮成一個黑洞!

    我們還可以考慮存在質量比太陽質量小很多的黑洞的可能性。因為它們的質量比錢德拉塞卡極限低,所以這樣小的黑洞不能由引力坍縮產生。只有在當物質由於非常巨大的外界壓力壓縮成極端緊密的狀態時,才能形成小質量的黑洞。

    一個巨大的氫彈可提供這樣的條件:物理學家約翰曾經計算過,如果將地球上海洋裡的所以水製成一個氫彈時,則它可以將中心的物質壓縮成一個黑洞。比較實在的一種可能性是:在早期宇宙的高溫和高壓條件下可能產生這樣小質量的黑洞。被壓縮成的黑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太初黑洞了!

    太初黑洞也是黑洞,它與我們平常所說黑洞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壓縮成黑洞的。一個是坍縮產生黑洞的。

    喜歡就關注哦!

  • 2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什麼是太初黑洞?它與正常的黑洞有什麼區別?

    1、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的太初黑洞

    2、大質量恆星在後期核心坍縮而成

    前者是原初黑洞或者太初黑洞,後者則稱為恆星型黑洞!儘管形成過程有著明顯的區別,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區分黑洞之前天體的特徵,因為從坍縮為黑洞這一刻開始,之前天體的性質已經徹底消失了!留下了的只有三根毛:

    黑洞的質量

    黑洞的角動量

    黑洞的電荷

    這就是著名的黑洞無毛定理,有包含早期天體的部分資訊,比如質量角動量與電荷等,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具有這些特徵,就相當於模板一樣,經過坍縮這個過程,其它在模板所能保留以外的資訊就丟了!或者說就像硬碟格式化一樣,無論以前裝的是什麼資料,過後都一樣只剩下了可用空間這個大家都能看懂的資訊!

    那麼如何來區分太初黑洞和恆星型黑洞呢?先來簡單瞭解下黑洞的形成過程

    一、恆星型黑洞

    1、星雲坍縮、自轉逐漸形成恆星

    2、恆星燃燒完氫元素進入紅巨星階段(小質量恆星沒有這個階段,超大質量恆星(40倍太陽質量以上)也不會到紅巨星),核心溫度升高,逐漸將成為氦、碳、氧的元素聚變至鐵元素!

    3、失去輻射壓的恆星核心在外殼坍縮的衝擊下引發超新星爆發

    4、夠大質量的核心將坍縮成黑洞(超新星爆發不是恆星型黑洞必須過程,但這是大質量恆星的必然過程)

    二、太初黑洞

    宇宙大爆炸時極端的物質密度在大爆炸的超強能量擠壓下,形成了傳說中的“太初黑洞”

    從兩者的形成過程也許我們可以來做一個特徵區分,太初黑洞沒有吸積坍縮的過程,因此從理論上來看它應該是不自轉的,而另一個因素是直接坍縮則沒有複雜的天體演化過程,很可能是不帶電荷的!那滿足這些要求的是哪種黑洞呢?

    看上去只有史瓦希黑洞才能滿足要求,不自轉,也不帶電荷直接坍縮而成!

    還有其他因素來區分太初黑洞嗎?當然有,那就是質量!因為太初黑洞形成是極端物質密度受到大爆炸擠壓而形成,這個關鍵是密度,而且坍縮是受到外部壓力所致,因此質量是否達到黑洞的關鍵並不重要,最終的結果是小於奧本海默極限質量也可以坍縮成黑洞!

    簡單的描述就是假如找到黑洞小於奧本海默極限質量的黑洞,甚至是微型黑洞,那麼它就可能是太初黑洞!

    M87*黑洞就是一個順時針旋轉的克爾黑洞

    但比較好玩的是,到現在我們發現的黑洞質量都是超過奧本海默極限的,而且還遠超!當然這也不排除原初黑洞經過138.2億年的成長,達到了遠超原初質量的級別!看來還是要找到微型黑洞才能證明是原初黑洞,當然還有另一個希望,如果發現不自轉的黑洞,那麼至少有比較大的可能是來自原初黑洞!但即使到現在為止也尚未發現不自轉、不帶電荷的純質量型史瓦希黑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期間什麼時候補鈣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