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試水裝置是設定在有聯動要求的溼式、幹―溼式及預作用系統上,用以檢驗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動檢驗裝置,尤其在溼式系統中,能透過試水觀察壓力錶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透過壓力錶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於目前國內暫時無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可供選購,設計規範和施工及驗收規範又沒有很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往往根據GB50261―96.第5、4、8條“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割槽管網末端”和本條款條文說明“末端試水裝置一般由連線管、壓力錶、控制閥及排水管組成,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遠傳壓力、流量測試裝置和電磁閥組成,總的安裝要求是操作簡便,檢測結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試水裝置設計成如圖-1,而施工人員往往把排水管隨意就近接入廢水管或雨水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壓力錶不應裝在閥門前面。雖然在未開啟試水裝置前可直現地看到管網中的水壓力(靜壓)和確認管網中有水,但如果在報警閥與水流指示器之間設定了控制閥且控制閥未採用訊號閥或被施工人員誤裝成普通控制閥的情況下,由於樓層面積較大,在分割槽管網的系統除錯中只試驗了最不利點管網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聯動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割槽控制閥未開啟,誤以為整個系統正常,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得到噴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滅火。 其二,試驗流量不準確。開啟方試水裝置進行系統試驗時,不能模擬最不利點噴頭的實際流量,造成試驗時系統有效,但實際使用時,可能由於最不利點處的噴頭開放後,實際流量達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溼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而不報警。 因為流量特性係數K=80的標準噴頭在0.1Mpa工作壓力下流量為80L/min,規範允許在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可以為0.05Mpa,根據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統,標準噴頭K=80 P―噴頭處的水壓(Mpa) q―噴頭的噴水量 最不利點噴頭的噴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說最不利的樓層或管網分割槽的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為57L/min,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但是為了安全和可靠,許多生產廠家把自己生產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指標定得比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效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A32-92)標準規定水流指示器的靈敏度應滿足當q≤15L/min時,不應報警;15L/min min時必須報警。報警的最大流量不應大於37.5l="" min。而規範又規定溼式報警閥當系統側流量q≤15l="" min時不報警,由副閥向系統側補充壓力;當15l="" min<q≤60l="" min時,主閥板是處於開啟或者似開非開失去密封的狀態;訊號管內已有水流透過,並進入延時器,只是延時器在90s內不報警而已;只有當系統側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時,壓力開關和水力報警才在5~90s內報警。 所以如圖-1的設定,開啟閥門試水時,流量很容易就大於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或大於溼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但由於流量沒有一個確定值,並不能說明當最不利點處口噴頭開放時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裝不合理。試水裝置的排水管不應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應該設有間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時能直觀地反映出水量。 透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末端試水裝置應設定在系統中水力條件最為不利的噴頭末端,它應由控制閥、壓力錶、試水口及排水裝置組成(見圖-2),試水口的K值應與該區域中最小噴頭的K值相同,為了模擬一隻噴頭的開放,建議採用閉式噴頭截去2個軛臂和濺水盤的方式來替代試水口。控制閥宜採用截止閥,具有調節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損傷。壓力錶應設在控制閥的下游,儘量靠近試水口,以便真實反映試水口噴水時的噴水壓力,準確地計算出試水口的流量。試水口的出口不應連線排水管,必須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間接地排入排水管裝置或排水明溝。 只有這樣,才能使末端試水裝置能模似一隻噴頭的流量放水,檢驗系統能否在最不利點處開放一隻噴頭時,使系統中的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都能正常動作,噴淋泵能及時啟動,同時也表明了系統中任何一個噴頭開放,系統都能可靠地聯動執行。
末端試水裝置是設定在有聯動要求的溼式、幹―溼式及預作用系統上,用以檢驗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動檢驗裝置,尤其在溼式系統中,能透過試水觀察壓力錶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透過壓力錶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於目前國內暫時無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可供選購,設計規範和施工及驗收規範又沒有很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往往根據GB50261―96.第5、4、8條“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割槽管網末端”和本條款條文說明“末端試水裝置一般由連線管、壓力錶、控制閥及排水管組成,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遠傳壓力、流量測試裝置和電磁閥組成,總的安裝要求是操作簡便,檢測結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試水裝置設計成如圖-1,而施工人員往往把排水管隨意就近接入廢水管或雨水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壓力錶不應裝在閥門前面。雖然在未開啟試水裝置前可直現地看到管網中的水壓力(靜壓)和確認管網中有水,但如果在報警閥與水流指示器之間設定了控制閥且控制閥未採用訊號閥或被施工人員誤裝成普通控制閥的情況下,由於樓層面積較大,在分割槽管網的系統除錯中只試驗了最不利點管網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聯動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割槽控制閥未開啟,誤以為整個系統正常,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得到噴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滅火。 其二,試驗流量不準確。開啟方試水裝置進行系統試驗時,不能模擬最不利點噴頭的實際流量,造成試驗時系統有效,但實際使用時,可能由於最不利點處的噴頭開放後,實際流量達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溼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而不報警。 因為流量特性係數K=80的標準噴頭在0.1Mpa工作壓力下流量為80L/min,規範允許在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可以為0.05Mpa,根據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統,標準噴頭K=80 P―噴頭處的水壓(Mpa) q―噴頭的噴水量 最不利點噴頭的噴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說最不利的樓層或管網分割槽的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為57L/min,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但是為了安全和可靠,許多生產廠家把自己生產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指標定得比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效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A32-92)標準規定水流指示器的靈敏度應滿足當q≤15L/min時,不應報警;15L/min min時必須報警。報警的最大流量不應大於37.5l="" min。而規範又規定溼式報警閥當系統側流量q≤15l="" min時不報警,由副閥向系統側補充壓力;當15l="" min<q≤60l="" min時,主閥板是處於開啟或者似開非開失去密封的狀態;訊號管內已有水流透過,並進入延時器,只是延時器在90s內不報警而已;只有當系統側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時,壓力開關和水力報警才在5~90s內報警。 所以如圖-1的設定,開啟閥門試水時,流量很容易就大於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或大於溼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但由於流量沒有一個確定值,並不能說明當最不利點處口噴頭開放時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裝不合理。試水裝置的排水管不應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應該設有間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時能直觀地反映出水量。 透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末端試水裝置應設定在系統中水力條件最為不利的噴頭末端,它應由控制閥、壓力錶、試水口及排水裝置組成(見圖-2),試水口的K值應與該區域中最小噴頭的K值相同,為了模擬一隻噴頭的開放,建議採用閉式噴頭截去2個軛臂和濺水盤的方式來替代試水口。控制閥宜採用截止閥,具有調節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損傷。壓力錶應設在控制閥的下游,儘量靠近試水口,以便真實反映試水口噴水時的噴水壓力,準確地計算出試水口的流量。試水口的出口不應連線排水管,必須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間接地排入排水管裝置或排水明溝。 只有這樣,才能使末端試水裝置能模似一隻噴頭的流量放水,檢驗系統能否在最不利點處開放一隻噴頭時,使系統中的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都能正常動作,噴淋泵能及時啟動,同時也表明了系統中任何一個噴頭開放,系統都能可靠地聯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