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fpnu1186

    菲fěi 微,薄。菲才。菲儀。菲酌。菲薄。古代指蕪菁一類的植物,花紫紅色,可作菜用。菲(fēi)形容詞性花草的香氣很濃的,常疊用。菲薇:草木茂密的樣子。菲菲,香也。——《廣雅》芳菲菲兮滿堂。——《楚辭·東皇太一》別來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見紅日圍。——蘇軾《作書寄王晉卿憶前年寒食北城之遊》名詞性1、一種無色結晶烴,分子式C14H10,熔點約100度,其母核由某些生物鹼降解生成,用於染料和藥物。菲(fěi)1、菲菜,一種蕪菁類植物,又名芴。古書上指蘿蔔一類的菜菲,芴也。——《說文》菲,芴。——《爾雅》。注:“即土瓜也。”採葑採菲。——《詩·邶風·穀風》又如:採菲(採集菲菜)2、“菲”通“剕”。刖足,即斷足,古代五刑之一治古無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嬰;共、艾畢;菲,對屨;殺、赭衣而不純。——《荀子·正論》3、“菲”通“屝”。草鞋,蔴鞋不杖,不菲,不次。——《禮記·曾子問》手為錯,足下無菲。——《古詩·孤兒行》4、薄酒形容詞性1、微薄,使之微薄又如:菲陋(才學微薄);菲葑(比喻微賤之人);菲才寡學(才能小而學識淺);菲己(待己菲薄)2、簡單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惡衣菲食---清、唐甄《大命》動詞性輕視,瞧不起擴充套件資料:康熙字典【集韻】妃尾切【正韻】敷尾切,音斐。菜名。【說文】芴也。【詩·邶風】採葑採菲。【疏】郭璞曰:菲草生下溼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又【論語】菲飮食而致孝乎鬼神。【何晏注】薄也。又【揚子·方言】菲惄悵也。 又【集韻】父沸切,音狒。義同。又與屝通。【禮·曾子問】不杖、不菲、不次。【注】菲,草履。【前漢·刑法志】菲履赭衣而不純。又【集韻】芳微切,音霏。草茂貌。【廣韻】芳菲也。又【博雅】菲菲,香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郁郁菲菲。又【揚子·太䣥經】白黑菲菲。【注】雜也。【後漢·梁鴻傳】志菲菲兮升降。【注】高下不定也。考證:〔【後漢·梁鴻傳】志菲菲於升降。〕 謹照原文於改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絲面料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