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效鈞

    真正高明的翻譯,不是單純的翻譯,而應該叫再創作。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一、因為每種語言的表達方式是不同的,不只是漢語同英語的問題,漢語同其他語種同樣存在這個問題。一百個人翻譯同一句話,只能是基本意思一致,而表述方式、習慣、用詞、順序肯定存在差異。這與翻譯者的母語水平、文化修養、對文字的理解有關。

    其二、很難在二種語系之間找到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二個詞,最多也就像我們小時候經常搞得同義詞練習一樣,是同義,而不是完美的契合。假如,你對英語非常熟悉,而對漢語差一些,翻譯的時候,就會帶出很多英語表達的習慣,特別是拗口的長句子。

    所以,如果要把英語翻譯的不帶任何痕跡,最最最關鍵的一點是——一定要學好母語。這至關重要。用我們習慣的詞、習慣的表達方式去翻譯。術語叫意譯,而不是直譯。就像古文翻譯到白話文一樣的道理。

    在這方面,傅雷先生就做的非常突出,有機會看看其翻譯的作品,一定會受益匪淺。當然,傅雷先生大多數翻譯的是法國文學作品,我所要表達的是翻譯的方式,不要因語種不同而較真,道理是一樣的。

    翻譯,尤其是翻譯文學作品,是再創作,不是直譯。直譯的作品慘不忍睹。

    附:傅雷先生翻譯到作品名錄,裡面有些世界名著,值得一讀。

    巴爾扎克的有《高老頭》《亞爾培•薩伐龍》《歐也妮•葛朗臺》《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奧諾麗納》《禁治產》《於絮爾•彌羅埃》《賽查•皮羅多盛衰記》《攪水女人》《都爾的本堂神父》《比哀蘭德》《幻滅》《貓兒打球記》。羅曼•羅蘭的有《約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伏爾泰的有:《老實人》《天真漢》《如此世界》《查第格》。梅里美的有:《嘉爾曼》《高龍巴》。莫羅阿的有:《服爾德傳》《人生五大問題》《戀愛與犧牲》。此外還譯有蘇卜的《夏洛外傳》,杜哈曼的《文明》,丹納的《藝術哲學》,英國羅素的《幸福之路》和牛頓的《英國繪畫》等。

  • 2 # 英語幫幫

    今天剛好要去上翻譯課,所以簡略地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嚴復把翻譯之標準概括為三個字:信、達、雅。且不談這個標準是否標準,您的問題“達”字相關,也就是說如何做到翻譯成目標語言後能夠通達。如何把英文翻譯得不帶任何翻譯痕跡?看題主的意思是把英文翻譯成漢語。把英文翻譯成漢語,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基本上,如何做到不受原文形式的影響,用漢語順暢地表達出來,給您提三個小小的建議。

    一、調整語序

    調整語序主要涉及到定語和狀語。英語狀語位置靈活,可前,可中,可後,而漢語大多數是狀語前置,所以在翻譯帶有狀語的句子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對狀語的語序作出適當的調整。英語定語後置情況比較多,特別是短語或從句做定語,在翻譯時要對定語位置作出適當的調整。比如:A sleep study involving more than 3000 students (定語)produced some eye-opening results,according to Professor Michael Smolenks (狀語).根據邁克爾.斯摩倫斯克教授的一項涉及3000名學生有關睡眠的研究,其研究結果讓人深受啟發。

    二、轉換詞性

    詞性的轉換主要涉及到名詞與動詞,英語中動詞用法多且靈活,漢語中名詞可以做謂語,在翻譯時要根據語言習慣進行詞類的轉換。比如:When I finished answering , we sat facing each other in silence.這個句子中的動詞finished要轉換為副詞,answering要轉換為詞, silence要轉換為副詞,所譯為:當我回答完問題後,我們靜靜地相對而坐。

    三、增減詞彙

    在翻譯時要根據語言習慣,適當地增加或去掉一些沒有必要的詞彙,漢語中的“問題”、“現象”、“水平”等,在英語中被視為多於的。比如:The childen asked me textbook questions-- about schooling, salary and whether I liked my job.譯為:孩子們問了我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上學、待遇及我是否喜歡自己的工作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春節的小故事以及由來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