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7妹兒Danie
-
2 # 蜂蜜柚子茶186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安靜,有的人有不好的情緒需要發洩出來。有的人卻什麼都不說,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排解,釋放負能量。無論是不善交際,喜歡獨處,還是熱熱鬧鬧,吃吃喝喝。都是每個人的選擇。世界太大了,每時每刻都有各種各樣不一樣的事情在發生,沒辦法什麼都和別人分享的,即使是你身邊的人,都不會什麼都知道的。所以,無論怎麼做,適當的調解自己就好。畢竟大家都很忙,真正能照顧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
3 # 張震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喜歡的生活方式!不能因為自己主管不接受、不認可、不理解而給別人打標籤,帶有色眼鏡識人。
在我看來,人本來就有內向,外向之分。內向的人比較文藝,不善於言語溝通,但並不影響交際能力。外向的人則比較隨意,典型的自來熟,非常健談,滔滔不絕…
之所以,很多人不願與人交際。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強大而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是他們自己構造的,神聖而不容輕易侵犯。在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們通常只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侃侃而談,而對其他感覺與自己不同路的通常保持緘默。所以很多人就認為他們封閉,不善交際!實則不然!當你有幸,瞭解他們的世界,你也會另眼相看!
再者孤獨寂寞並沒有什麼不好,每個人都有孤獨的寂寞的時候!享受孤獨和寂寞是一種難得的能力!只有內心豐富 強大的人才可做到。他們能用自己的理想化 一點點消磨現實的不滿不順,達到平恆狀態!大有一種“處事不驚,寵辱偕忘“的境界!
無論是健談還是鮮有言語。各有各的長處,沒有誰高誰一等。一切都是個過程,萬事萬物都在與時俱進,不斷變化之中。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享受自己的生命過程!
-
4 # 碧海藍天A99
一個是先天性格,與生俱來,一個是環境不良,命運多舛等因素造成,經常煩惱,憂傷,等心情,怎麼能願意與人交際呢?但不願交際的人,並不一定都是孤獨的人。
-
5 # 奈七說
不願意社交或者是保持孤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動的,一種是被動的。如果用人際交往理論來說都可以歸為迴避型依戀。
什麼叫回避型依戀?迴避型顧名思義就是拒絕和他人親密,或者自我暴露,他們認為自己能獨立自強、自立更生,真正的喜歡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願意和他人發生緊密的依戀關係。阿德勒曾經說過:所有的煩惱兼來自於人際交往,所以這部分人享受獨處,擁有獨立的強大的核心。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雖然也保持和人群疏離,但是其實是渴望和他人親密接觸的,只是因為對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絕和欺騙。所以恐懼和他人交往。
這些模式是怎麼來的?每個人的人際關係,其實是由我們小時候的依戀模式決定的,嬰幼兒時期,如果餓了、渴了、受驚嚇了能得到父母悉心照顧,小孩子就會覺得他人值得信任,以後他們會很樂意和別人交往。也就會發展出安全型依戀。
如果這個時候的父母時而熱情關注,時而心不在焉,那麼這些孩子就會對他人產生焦慮。因為不能確定他人是否或者合適值得信任而變得緊張和過分貪求,這就會發展出矛盾型依戀。
而如果父母在孩子需要照顧的時候,有拒絕或者勉強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麼這樣的小孩就會覺得他人是靠不住的,因而經常懷疑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親密的人際關係,就是我所說的迴避型依戀。
長大以後因為害怕被拒絕,而極力避免和他人發生親密關係,雖然他們希望有人喜歡自己,但更擔心自己因此離不開別人。所以對他人的交往有恐懼感。
也有因為長期的習慣,發現了自己自立更生很好,所以比較獨立,因而疏離人群。
雖然依戀模式是可以改變的,但他們一旦確定後,既穩定有持久,並影響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加強已有的行為傾向。我是從30歲左右改變了依戀模式,開始享受獨處的。
回覆列表
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不願交集 享受獨處,但是沒有感覺孤獨。有句話說的很好,富在深山有遠親 窮在鬧市無人問;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和這些交集太過於形勢,反而讓自己裝的太做作、太累了。
30歲是尷尬的年紀,不是每個圈子都合適自己,一些不適合自己的人還不如沒有;我寧願享受獨處,看看書 聽聽音樂,偶爾找三兩個知己聊聊天,小聚一下,微醺了說說自己的心裡話;哪怕沒空見面了,微信問候一句,感覺都是一種享受,最起碼有人真心惦念自己。也不願意陽奉陰違的給他人做陪襯,所以真實的我,並沒有感覺到是一種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