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dpohi13840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的貿易大多屬於這種型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的貿易大多屬於這種型別。特定產品的生產過程分割為不同的生產階段,散佈於多個國家(地區)進行,並以跨國界的垂直貿易鏈相互連線。國際垂直貿易分工與建立在此基礎上貿易的快速發展,被認為是20世紀後半期興起的第二次經濟全球化高潮區別於。19世紀晚期的第一次經濟全球化高潮的明顯特徵。這一現象的產生和發展,以及近年來在此領域湧現的大量研究文獻,使標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範圍與內容得到拓展.垂直貿易垂直貿易-基本資料  垂直貿易  20世紀後半期,全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標準國際貿易理論將這種增長的原因歸結為世界範圍內關稅的普遍削減,但如Yi(2003)指出的,這一觀點無法解釋兩個現象:第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關稅下降了11%,而世界貿易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上升了3.4倍,如果以關稅降低來解釋世界貿易增長,則意味著貿易對關稅的反應彈性大約為20,這顯然大大超過標準貿易模型對該彈性的判斷;第二,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關稅的削減幅度要大於這之後的時期,而前一時期貿易增長的幅度卻比後一時期小,事實上,80年代中期以後貿易對關稅的反應彈性急劇上升,這一彈性呈現的非線性特徵也與標準貿易模型不相符。Ishii和Yi(1997)、Hummels等(1998,2001)、Yi(2003)等認為,國際垂直貿易分工與貿易的存在是回答上述難題的關鍵,能夠很好地對世界貿易的增長作出解釋。  國際貿易理論從廣義上講包括國際貿易純理論與國際貿易政策理論,從狹義上講僅指純理論。概括而言,國際貿易純理論主要研究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貿易的起因,當然在解釋貿易起因的同時亦會涉及到貿易的形態或模式,即對貿易流向、結構等的分析;二是貿易的經濟影響,這其中又包含貿易利益與收入分配兩個方面,前者考察貿易參加國總體國民福利的變化,後者分析貿易對一國內部不同部門與要素報酬的影響。國際貿易政策理論則研究貿易政策制定的依據、貿易政策工具及其效應等問題。本文論述國際垂直貿易對貿易理論的相關拓展,主要涉及狹義的國際貿易理論,即純理論方面。垂直貿易垂直貿易-發展趨勢  垂直貿易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這種生產環節跨國界垂直分佈現象,早在20世紀60-70年代就已有學者注意到,Balassa(1967)可能是最早發明垂直貿易(verticalspecialization)這一名詞的,而Findlay(1978)也是較早使用這一術語的。20世紀90年代以後,國際垂直貿易分工與貿易的迅速發展引起了理論界的普遍關注,近年來對該問題的研究文獻不斷增多成為國際經濟學等學科領域值得注意的動向。學者們使用不同的術語來描述這一現象,並透過量化方法說明了國際垂直貿易的發展趨勢。  度量國際垂直貿易程度與趨勢的主要方法包括應用投人產出表計算出口中包含的進口中間投入比重或進口中間投入佔總產出、總投入的比重,以及使用中間品貿易、加工貿易等國際貿易統計資料間接說明垂直貿易的情況。其中較好的方法是Hummels等(2001)建立的VS(verticalspecialization)指標,即計算出口中包含的進口中間投入價值(VS值)及其佔總出口的比重(VS比重)。Hunnmels等(2001)計算了10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和4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VS比重,並對整個世界的VS比重作了推算。他們的計算結果表明,近幾十年來建立在垂直貿易基礎上的國際貿易得到了長足發展。1990年他們考察的14個國家(和地區)的VS比重達到21.1%,與1970年相比增長了近30%,1995年達到22.2%,與1970年相比增長了近35%;1990年世界總體的VS比重為21.2%,較1970年增長了約33%,1995年則達到22.7%,較1970年增長了約43%。  20世紀後半期以來國際垂直貿易分工與貿易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技術進步、運輸與通訊成本降低、貿易自由化等因素。技術進步使生產過程能夠分割為不同的階段,而運輸與通訊的發展便利了生產環節分配到不同的國家。關稅等貿易壁壘的削減則極大地促進了國際垂直貿易及整個世界貿易的增長,因為垂直貿易涉及原材料、零部件、中間產品等多次跨越國界,當世界平均關稅水平降低時,散佈在垂直貿易鏈上的不同環節均能享受到貿易自由化的利益,使貿易對關稅的反應彈性大大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什麼工作,能一天賺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