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邢談情感
-
2 # 家有吃貨種小二
別人家我不知道,就說說我們家好了。
我遠嫁回家一趟還算是比較難得。當然我爸媽體諒我們工作忙,春夏我們這邊氣候好的時候,兩位是會來我家住一陣子的。
這是前提。
從我和我老公談戀愛的時候,帶當時還是男朋友的他回過我家幾次。平時我和我爸媽電話語音影片也算比較多,我爸媽從和我聊天就大概瞭解這個傢伙的飲食喜好。在我們回家之前呢,他們也會再問我一句,諸如不喜歡牛羊肉是不是因為過敏啊,海鮮是否過敏啊之類的。
回家之後,熱情招待不必說,在飯桌上總能看到他比較喜歡的菜。對於他不喜歡的(因為不是過敏,只是不喜歡吃而已。)但是我喜歡的菜,也是會有的。
結婚後,我爸媽每年來我家住一陣子。我老公山東人,從小喜歡吃麵食,而且特別喜歡吃包子餃子麵條饅頭盒子餡餅之類的,我爸媽就變著花樣給做。(我們家裡這些也都是經常上餐桌的家常飯菜,我也是會的,只不過我們兩個人在家的時候,有時候下班忙完了,我懶得給我老公做。)
有時候鬧小別扭,我不高興的時候,就和我爸媽說,你管他小王八蛋呢,又不是你兒子,不給他做,給他下掛麵拌醬油吃得了,反正他又不挑食,你倆管管你閨女,別老整些個餡兒吃!
每次我爸媽都嘲笑我,說我嫉妒,小心眼兒~~~~
我說那你倆啥意思,都惹我生氣了哼,又不是你倆兒子,不餓著他就算好的了。
我媽說我,你可真沒意思,那不是我兒子就不給人家好好吃飯了,人家孩子不算人咋的?你去你婆婆家你婆婆餓著你啦?我倆這不是看人家孩子愛吃,你又不常做,我倆在這兒給做點兒唄。你不樂意吃要不你叫外賣得了~
我。。。。也不知道誰是親生的了。
不過反正話又說回來了。我去我公公婆婆家過年的時候,我婆婆就不提了,(不是對我不好,老太太實在是做不來肉菜,農村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淨忙活種地了,做飯唯一要就就是做熟了就行)我公公,怕我吃的不好,還緊著問我喜歡吃什麼,看我吃饅頭實在不喜歡吃,還翻出來家裡的電飯鍋給我燜白米飯呢。平時和公公婆婆影片的時候,偶爾開玩笑,我老公說哎呀,爸媽,我媳婦兒打我,我婆婆都說,那你該,你不招人家人家打你了?
所以說呢,我覺得事情就是,結婚了,兩個孩子就是一家人,婚禮上那句你家閨女以後就是我閨女和你家兒子以後就是我兒子其實不是白說的。
排除那些家庭關係本身有些問題的,一般情況下,那就把女婿/媳婦兒當自己家孩子看了唄。還能有啥特殊想法,反正我爸媽是沒有。對他們來說,婚前,來者是客,在家誠心待客你總要問清楚客人的喜好對不對?婚後,對女婿好等於對閨女好唄。
-
3 # 好想和微信同名
說明岳父母心好,把女婿當貴客以待,不要多想,就算岳父母對女婿不好,女婿一樣對他的女兒好,因為他們是夫妻,老婆是第一,孩子第二。
-
4 # 楚鄉蘭韻
是想女婿待自己的女兒好點!知道總有那麼一天自己不在人世,女婿才是女兒最終的依靠!民間有句古話:會痛的痛女婿,不會痛的痛女兒!這個“痛”字是心痛和愛的意思,另一種說的難聽點,就是用物質收買人心,好吃好喝的招待也是這個意思。前題是這個女婿值不值得人“痛”!
-
5 # 陳哲升
我結婚頭三年,三頭兩天被老婆拉著回孃家,孩子小老婆抱著我開車當司機,不見得有多熱情接待(我們結婚時丈母孃反對,老婆的外婆支援才能成),也不會冷漠,後來搬到城區居住,一兩週才能回去,所以熱情一些,隨著我事業有成,名氣大了一些,經常大袋小袋地搬到外家,上商品能買兩套的我就讓老婆買,兩個家都有,他們孃家對我的胸襟感動了,又為他們增光,家庭地位提升了好多,前幾年丈母孃和朋友到我老宅附近,告訴朋友女友嫁到這家人,她朋友說這家人(我的家族)是有名的名門望族,在周邊說‘鐵門內’,老一輩都知道,是書香門弟的大戶人家,你女兒眼光真好!
所以,岳父岳母更加好吃好喝的款待我。
一、如果我不舒服,自然就不喜歡回去。
二、我對他們是按半對父母對待的,有奉獻的。我經濟上撐一個家,老婆是全職太太,從無到有,從小鎮搬到市區,人脈圈很廣很好,這點讓外家的人(包括他們親朋們)都非常佩服,大家都很尊敬我。
三、愛屋及烏的心理吧,對我好是希望對他們的女兒好。
默默付出十多年,才有豐碩的收穫!
回覆列表
愛烏及屋。因為愛女兒,所以也會善待女兒喜歡的人。第二個原因可能因為:一個女婿半個兒,天下哪有不愛兒子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