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110831795279
-
2 # 滴逃逃
父子之間
一位父親,自以為很淵博,自以為很寬容,很正確。
一個兒子,自以為可以面對,自以為能容忍。
然而父親沒有認識到也不願意認識到。兒子。超越了自己。
兩個人的交匯,必然會有一場戰爭。而戰爭的結果,只會有當兒子的受傷,因為兒子還沒有能力證明自己,還沒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努力給家庭爭得財富與回報。因而。父親像天下的父母一樣,獨自享受著“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最完美的藉口。
父親以為兒子就是兒子,我生了你養了你,你就要對我百依百順。至於兒子的建議與想法那都是扯犢子,是頂撞。於是以自己的強勢,繼續證明自己很淵博,很寬容,很正確。於是兒子又受到了傷害……
兒子以為父親不該是父親,而應該是兄弟。對自己的建議要聽,要能夠相信自己的兒子,看到兒子的長處,敢於面對兒子長大了的事實,要順其自然,不要生拉硬扯。可是兒子沒有碰到想象中的父親。兒子才18歲,還沒能力證明自己,因而兒子只能忍,忍受“十分淵博,寬容,正確的,沉醉在‘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句完美藉口中的父親的種種做法。
父親看“長不大”的兒子不耐煩。可兒子自己知道,在 外人面前,自己從來就不是小孩子。他只是不想在家裡也將自己掩飾得非常完美。
相反的。兒子看“自以為是”的父親不順眼。可父親自己知道,他不想讓兒子沒能力承擔起這份社會責任,他不想讓兒子在社會上受到自己一樣的傷害,走自己一樣的彎路。
兩個男人,一場戰爭。
兒子以為自己受到了傷害表現在外面。父親受到了傷害疼痛在心裡。
因而,我們看到的,總是兒子受到傷害。
父親在想:“兒子聰明,智慧。他是超越了我。所以我相信他能夠理解我這個做父親的苦心。也許我現在的教育方法有錯誤,可是兒子一定會原諒我,理解我的。兒子啊!原諒父親的冷漠,多年以後,你就會明白,爸爸是愛你的!”
兒子在想:“這樣的父親恐怕只有等到兒子站在高樓上要自殺的時候。才能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而不是兒子有問題!”
可是由於兒子是聰明的,智慧的。所以兒子的想法第一句話錯誤,所以所有的假設都不成立。所以兒子學會了沉默。他不斷的完善自己,他要證明自己,他要證明父親所有的話,將在自己身上統統的不成立!
因而多年以後兒子成功了,父親與兒子對待兒子成功的原因,都有自己各自的想法。
回覆列表
其實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啦,子親母,那是因為母一般而言都較寵子,母女之間是因為性別相同,女親母,是女可以和母說悄悄話,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了,其實這些個感情不能說的很絕對的,要依具體情況而定。所以籠統的還是不怎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