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谷陵集物
-
2 # 一知
烏拉圭地處南美洲烏拉圭河和拉普拉塔河的東岸,是南美洲面積最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僅為18萬多平方公里。曾長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爭奪物件,於1777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直至在民族英雄阿蒂加斯的領導下,烏拉圭最終在1825年8月25日宣告獨立。
之所以被譽為“南美的瑞士”,首先與其國內政治穩定、社會安定有關。長期以來,烏拉圭並未遭受戰爭的破壞,國內文物和各項基礎設施也儲存較好。
同時還與其優美和諧的自然壞境密不可分。烏拉圭地處溫帶,四季如春,這裡分佈有丘陵、密林、河流、湖泊、溫泉、沼澤與海灘等多種地貌,渾然一體。
和瑞士一樣,在烏拉圭工作和生活的人們通常享有較為優厚的社會福利。無論是失業、退休人員,還是工傷、殘疾人士,或者婦孺等,政府都會提供一定的福利補貼。在烏拉圭,公民工齡滿30年即可退休。烏拉圭政府還將相當一部分開支用於開展科教文衛事業。
-
3 # 澹奕
南美洲的烏拉圭,因為風光秀美而且環境安定,民眾生活水平相當高,所以有“南美瑞士”的美稱。可能用來比喻的物件那麼多,為什麼烏拉圭偏偏被稱作“南美瑞士”,而不是“南美奧地利”、“南美丹麥”、“南美荷蘭”呢?
原本的烏拉圭屬於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拉普拉塔總督管轄,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衰弱,美洲紛紛脫離。阿根廷建立的時候本打算帶著烏拉圭一起,結果西班牙殖民者退守烏拉圭,引葡屬巴西的兵力進入烏拉圭。之後發生兩次烏拉圭戰爭,加上英國的干涉,烏拉圭雖然在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維持了中立,卻也元氣大傷。
18世紀末19世紀初,烏拉圭國內爭鬥不休,民生凋敝經濟頹衰。
1903年,巴特烈·奧多涅斯成為了烏拉圭的總統。巴特烈曾經在法國求學,跟著父親以及自己獨自多次出訪瑞士,對於瑞士的經濟發展與各種福利制度等非常推崇。
看著自己心愛卻非常落後的故鄉,巴特烈提出向瑞士學習,將烏拉圭建設成為“南美洲瑞士”的口號。此後,巴特烈帶領烏拉圭進行了最深刻、影響最深遠的改革。
最終,巴特烈也的確獲得了成功。20世紀,在歐洲曾經非常流行一句話,那就是“世界上沒地方比烏拉圭更好”。如今的烏拉圭面積超過17萬平方公里,是瑞士的四倍,人口約350萬,年人均GDP超過1.5萬美元。雖然這個水平只有瑞士的五分之一,但在整個拉丁美洲都是位居前列的。
地處南美洲第二大河拉普拉塔河東部的烏拉圭,全境80%以上都屬於潘帕斯草原的延伸,農牧業條件非常好。烏拉圭盛產各種名貴寶石,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
另外屬於溫帶氣候的烏拉圭,深受海洋影響,四季氣候溫和,雖然沒有瑞士的高山湖泊,卻有草原海洋。風景迷人而且環境優越的烏拉圭,成為南美洲生活條件最好的地方之一。不負“南美瑞士”之名。
回覆列表
烏拉圭又稱為烏拉圭東岸共和國,該國屬於溫帶氣候,又因國內風景優美、社會環境和諧安定,因此被人們稱為“南美瑞士”。
但又因該國家的地形如同寶石狀且盛產紫晶石,該國又被譽為“鑽石之國”。
烏拉圭原是查魯亞印第安人居住地區,它在1516年初被西班牙探險隊發現,在1825 年8月25日從巴西帝國的統治下獨立。現在該國面積176215平方千米。
它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在烏拉圭河與拉普拉塔河(南美洲僅次於亞馬孫河的第二大河)的東岸。該國的北面與巴西相鄰,其西面與阿根廷相接,其東南瀕臨大西洋。該國的首都為蒙得維的亞。目前該國已經成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全國境內大部分地勢平坦,海岸線長約600千米。其南部是起伏的平原,北部和東部分佈著為數不多的低山。該國西南部土地肥沃,東南部多斜坡草地。其中境內的大庫奇利亞山脈海拔450〜600米,該山由南向東北延伸至巴西邊境。
此外,該國有烏拉圭河,此河流是拉普拉塔河的支流,也是烏拉圭與阿根廷的界河。該國屬溫帶氣候,這裡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常年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此外,烏拉圭還有白色的海灘、彎曲的濱河大道,以及錯落有致的樓房和寬闊的大海,這為該國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在這裡,人們可以欣賞到各時代藝術家們的優秀傑作。
儘管這裡很多19世紀傑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以及更古老的文化遺產,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壞,但有些建築依舊保留著那古色古香的老城味道。站在這裡,你會感覺到彷彿置身在歷史的畫卷裡。 當你徘徊在拉普拉塔河東岸,你就會感受這個國家那滄桑老城積澱出的美麗,在芬芳的草原玫瑰園,你不僅可以品嚐著清新的馬黛茶,還可以跳著優美的坎東貝舞。走進烏拉幸,你就會感受到“南美瑞士”般的別樣風情。